intro
介紹
蛤?鐵軌上有牛!
///因為這裡是印度啊。
蛤?為什麼印度的甜點都這麼甜?
///因為不甜就不能叫甜點啊。
蛤?印度人真的都用手吃飯?
///也是會用湯匙吃啦。
★★★關於印度及其飲食文化,到底該是什麼樣子?★★★
讓人驚歎號與問號並存連連的
北印廚房記錄三部曲第二部來囉!
這次,讓我們從「食物的生命力」開始說起,帶領大家認識,印度人不論是吃葷還是吃素,
他們的核心概念絕非因為「慈不慈悲」,而是「吃什麼對身體最好?」
這個好或不好,就取決於每種食物所代表的生命力。
當然,除了食物,水,也是很重要的。
人體不能沒有水,但是水不能亂喝!
到底,「一杯水」有什麼奧秘呢?
接著,我們依然要顛覆你對印度的刻板三觀:
●在印度,牛是絕對神聖的?
(其實一頭牛要成為「聖牛」,也是不容易的,因為印度對於「是不是牛」有其嚴格的定義。)
●在印度,大家都用手吃飯,真沒禮貌?
(每個印度家庭都有湯匙和叉子,雖然「以手就食」是正道,但在品嘗外國食物時,當然不會用手去吃,如果用手去吃義大利麵、中式炒飯,那就會被說沒規矩!)
●在印度,每天都在吃咖哩吧?
(如果問作者印度安娜這個問題,她們會回答:「沒有呢!去這麼多次印度,沒有吃過一次咖哩喔!」)
當然,不可少的,一樣有最道地的北印家常食譜,
用台灣的食材就可以做出的好吃料理與甜點,請務必動手試試看!
一起跟著Jess與Agnes,用聲音遨遊印度,這個神秘國度的日常與文化吧!!
=作者簡介(朗讀者)=
印度安娜
對不起,請了解這裡沒有安娜,只有爵士與艾格尼斯。謝謝!
爵士 Jess
從台灣到美國,花了十年練好英文卻在印度用。爵士一整個岔題的人生,從媒體製作岔到料理製作,從新聞科學報導轉到吠陀濕婆儀式;唯一不變的是從美國鄉下轉戰到印度鄉下,天空一樣藍,人情一樣濃,茶一樣甜。
艾格尼斯 Agnes
從美國繪畫藝術碩士到傳統產業執行長特助,一路上在非藝術界中打轉的藝術人生,十多年穩定貴婦台勞生活卻在2015 年闖進了印度。不是印度新娘卻學習了最道地的印度家庭料理,愛規劃的艾格尼斯碰上印度,才了解原來印度料理是神的專案計畫。
review
評論
0
/ 5-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