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好聽

鏡好聽全新APP上線 體驗全面升級,即刻下載

下載
訂閱 有聲書 人文史地

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余英時經典作品絕版再現)

訂閱會員可聆聽本產品,您也可單購收藏。

爬梳中國知識人與價值體系之間交相形塑、影響的綿密關係。──余英時

作者 余英時
版權方/出版社 時報出版
節目總長 11:48:16
出版日期 2022-08-01
更新日期 2022-08-24

intro


介紹

集數

爬梳中國知識人與價值體系之間交相形塑、影響的綿密關係。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會會士、克魯格獎、唐獎漢學獎得主

──余英時,重要人文思想研究之作,全新編輯校對,絕版經典再現

 

「知識人」(intellectual)是十八世紀之後才在西方出現的概念,中國則自先秦時代便有「士」的階層,並形成一個延續不斷的傳統。

從士轉變為知識人,代表「士」文化的斷裂,也象徵華人價值體系的巨大轉變。

 

特別獨家收錄:

◎余英時接受第一屆唐獎漢學獎 受獎致詞

◎接受唐獎演講全文──中國史研究的自我反思

◎〈接受克魯格獎講詞〉/〈接受唐獎漢學獎講詞〉,最重要的余英時學思歷程自述

全書由專業聲優演繹。

 

本書收入余英時先生在1980年代之後研究的菁華,論述知識人在中國的歷史淵源、意義等面向,及其流變對價值意識的影響。

但本書意旨並不侷限在「過去」與「中國」;作者觀照中、西知識人在追尋真理上的差異,探討中國文化價值體系為何有其獨特性(中國知識人求「內向超越」,西方則是「外在超越」)。

在西方人文研究重新檢視「現代以後」(post-modern)價值轉向的今日,本書對於瞭解華人安身立命的價值觀亦有偌大助益。

 

書中旁徵博引,釐清許多過去讀者可能不甚了了的見解。

拿科舉制度來說,漢朝的按地區人口多寡設定各郡縣舉薦名額,因而有幾分「代議制度」的味道;宋人歐陽修、司馬光在「選賢唯才」(近似「全國聯招」)或是「逐路取人」(各地方有基本名額的保障)上,立場相左,是因為出身地域不同(歐陽為文化薈萃、中舉人數較多的江南,司馬則為風華不再的江北)。

而漢朝董仲舒建請武帝「罷黜百家」,其實儒家也在罷黜之列,因為他要獨尊的是諸子百家均奉為聖典的「五經」(詩、書、禮、易、春秋),而非以「五經」為不二規臬的「儒術」。

 

又如,共產黨深知「士可殺,不可辱」的價值觀深植於讀書人心中,因此文革期間對於文人「只辱不殺」,目的就是要讓他們生不如死(而且自殺會禍延家人,行不得)。而幾十年來極力摧毀傳統知識人價值體系的後果,就是今日中國大陸學術剽竊、「黑心」商業屢見不鮮,被舉發時只嘆運氣好而不覺羞愧。

 

余英時先生更精闢指出,價值意識一方面淵源於傳統,一方面植根於生活的實踐,不是少數人可以憑空創造而強加於整個社會的。只要社會本身有其相對的獨立性──相對於國家(state)的權力而言,價值觀念的變遷也自然會找到自己的軌跡。此一見解,著實為百年未定的中西文化論辯闢出一條中道。

 

剪輯工程:Poker J

Music:Summer Sidewalk

Author /Audio Library

 

 

【作者簡介】

余英時(1930-2021)

安徽潛山人,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師從錢穆先生、楊聯陞先生。曾任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等。

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01年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2004年入選美國哲學會會士。

曾獲日本關西大學等多所大學名譽博士,2006年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2014年榮獲首屆唐獎漢學獎。

著作有中英文數十種,包括《歷史與思想》、《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會友集》、《朱熹的歷史世界》、《論天人之際》、《余英時回憶錄》、《人文與民主》、《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等。著作等身,作育英才無數。

 

【朗讀者簡介】

劉開

廣播經典節目「中廣流行網三至六立體世界」主持人,中廣廣播劇團演員。影視音節目製作、主持,電影、電視配音。各電視新聞台主播、記者國語正音及播報培訓老師。大陸中央電視台(CCTV)節目製作顧問。電視廣告演員。活躍於兩岸企業諮詢輔導及培訓,擅長市場行銷、廣告、溝通及專案管理。台灣國際專案管理師協會(ITPM)第四屆理事長,大陸國家外國專家局項目管理專家。

review


評論

我給本專輯

0

/ 5
(0)
  • (0)
  • (0)
  • (0)
  • (0)
  • (0)

related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