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
介紹
《家裡的森林小學》有聲書,整套涵蓋自然、人文和自我覺察等多個主題,把豐富的知識性教案,轉化成淺顯易懂的故事,藉由提問與對話的手法,跳脫傳統教科書的框架,透過聆聽,孩子們不僅能夠享受閱讀的樂趣,還能培養思辨和覺察的能力。
還附贈親子手冊電子檔,幫助家長瞭解故事編撰的理念和精神,更能深入地引導孩子思考、並獲得更多的啟發。一起為孩子在家中打造充滿探索與學習的「森林小學」,開啟這趟知識之旅,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茁壯成長吧!
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台大數學系教授史英 策畫定稿
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 主講
EP01 《屎克郎與小小1》
EP02 《屎克郎與小小2》
屎克郎到處收集牛、羊、馬的糞便,把它們搓成小圓球,一顆一顆運回家。
要翻越好幾個坡、渡過好幾道小水流,還要通過一個窄窄的洞口……小小很熱情的幫屎克郎指揮、看路,眼看著,就要到洞口了,他們怎麼知道,屎克郎的大糞球能不能通過這個洞?
EP03 《拼音的難題》
EP04 《無言的朋友》
EP05 《意外的卡通》
明明是「巴」一個字,拼音卻要拼成「ㄅㄚ」兩個音,這是剛上一年級的凱凱,怎麼想都想不通的。
唸出「巴」這個字,喉嚨、牙齒、舌頭、嘴唇是怎麼分工合作的?
凱凱不放過這個拼音上的難題,把ㄅㄆㄇ來玩國語、台語、英語,一路追問,竟然走進了奧妙的語言學世界。
EP06 《蘇格拉底》
EP07 《蘇格拉底與孔子》
二千多年前,東西方各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
西方的蘇格拉底說:「關於這個世界,我幾乎一無所知:而對於這一點,我也並不確切知道。」
東方的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佑,是知也。」
孔子和蘇格拉底說的話怎麼會這麼相像?
有意思的是,相隔半個地球,處在不同的國家和社會,蘇格拉底和孔子還有更多相像的地方……
EP08 《自如》
有沒有過自己一個人,發呆、胡思亂想,卻什麼也不想做?
自如在百般無聊的下午,卻有了新奇的發現;小綠樹乾垂的葉子,吸了水就會變得有精神,各自伸展開來,這倒是很正常;但是,對著摺皺的紙噴水,紙竟然也會舒展開來!這裡頭藏著什麼秘密?
【作者簡介】
人本教育基金會Humanistic Education Foundation
人本基金會的宗旨:結合家庭、學校、社會的力量,協助教育當局革除當前教育積弊,共同推動以人為本的教育。
以人為本的教育就是:講求教學方法,以啟迪孩子探索事物真相的本質;解析人間的事理,以協助孩子面對自己;給予充份的尊重與關愛,讓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成長,長成充滿活動、勇往直前、自尊尊人、愛人愛己、能夠通過任何考驗與挑戰的新人類。
【朗讀簡介】
朱台翔
森林小學校長
孩子們叫她朱朱,她,游泳、跑步、跳舞、教學、寫文章…
關心台灣社會脈動、促進教育改革;是一位不斷學習、充滿生命力的行動者。
review
評論
0
/ 5-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