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
介紹
這一次,用聲音記住歷史、留住時代!
六位藝文界人士齊聲朗讀,回應時代的自由之聲
特別加贈由陳健民老師以粵語親唸三章
歷史告訴我們:社會會崩毀、民主會衰頹、道德可能破滅。
我們太容易誤信、盲從、崇拜,即便是平常百姓,也會有成為大屠殺兇手的一天。
當魯莽粗率右目光短淺的勢力當道之時,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一切?
這時代理性盡失,冷靜溝通不敵動之以激情,踏實政策不敵空洞響亮的口號,和真相相比,虛假而煽情的偽新聞竟然更使人信服。
當價值急速崩解,更令人顫慄的是鄉勇式正義當道,民眾激動吶喊的背後不是對自由與平等更深刻的追求,而是對強權與獨裁急速升溫的崇拜。
這個世界怎麼了?
當危急世代的警鐘敲響,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集權獨裁的暴政與強人,難道要再次統治世界了?
我們的未來,難道注定充斥殘忍與暴力嗎?
提摩希‧史奈德以回顧、洞悉歷史的重要轉捩點,凝縮20堂課,在極度簡練的篇幅中,教我們了解如何因應現況、共創未來。更重要的是從時間的積累中發掘貫通其中的關鍵,在事情未發之時,憑依過去的經驗嗅到警訊,避免重蹈覆轍。
如果你了解歷史,就會知道強權之下無自由;如果你回顧過去,就會知道高牆之後無沃土;如果能冷靜思考,就會明白明星式的崇拜不過是曇花一現,當激情退去、神話不再,徒留的是蕭條的大街與消極的未來。
這是狂暴、紊亂的時代,是強人當道、空話與謊言漫天飛、價值觀扭曲,人人以自我利益為最大化,枉顧公眾需求與平等自由的年代。
每件事都發生得很快,消逝得更快,而在這過於匆促、虛假多過真實的一個個瞬間,如何抉擇、判斷、掌握真實的樣貌和站穩應有的立場,是我們亟待面對的迫切問題。
有聲書企劃背景
傾聽真誠的叮嚀,對當下保持反思
不同時代的遭遇和共鳴,透過文字與聲音表達出來,
從閱讀到聆聽,更身歷其境也更觸動心弦。
【用聲音再次相遇】
繁體中文版出版後五年,將文字轉化為聲音推出有聲書,邀請六位在各領域關心及捍衛自由的藝文界人士,透過對文本的深度理解,用聲音頻率及節奏感,將極權主義興起的過程、如何培養現代公民的素養等內容,以富有情感的方式傳達出來,讓聆聽者透過耳朵接收並反覆思考這些歷史時刻所帶來的重要課題。
【以聆聽重新連結】
有聲書按照原書的「課堂」形式,特意安排與朗讀者領域有關的課堂來朗讀,透過對文本的深度理解與共鳴,呈現聲音的豐富性,也更能讀出字句以外的精神。書中強調的歷史教訓、民主的脆弱性,以及面對極權主義的警惕,這些觀點今天依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這危機四伏的時代,作為一個公民,我們都得一齊保護這個得之不易的民主體制。
【有聲書特色】
★ 領域專家跨界參與:由學者、作家、媒體記者及出版編輯,精選具共鳴的篇章演繹,共同留下時代的聲響。
★ 多人朗讀豐富享受:以「課堂」的形式單篇朗讀,呈現多元與多聲線的有聲書。
★ 加贈粵語朗讀篇章:香港「和平佔領中環運動」發起人陳健民教授,以粵語朗讀,〈第九課 珍惜我們的語言〉、〈第十四課 維護私人生活〉、〈第二十課 盡你所能保持勇氣〉。
【作者簡介】
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
耶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東歐史,精通十種歐洲語言。畢業於牛津大學,曾在巴黎、維也納和哈佛大學擔任過研究員。曾獲漢娜‧鄂蘭獎章、萊比錫書展大獎、美國藝術文學院文學獎項、愛默生人文獎等殊榮。同時也是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外交關係理事會暨良知委員會的成員、維也納人文科學研究院終身研究員,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成員。
文章評論散見全美各大媒體、報章雜誌專欄。撰有多部備受稱譽的史學著作,包括《黑土:大屠殺為何發生?生態恐慌、國家毀滅的歷史警訊》、《到不自由之路:普丁的極權邏輯與全球民主的危機》、《重病的美國:大疫情時代的關鍵4堂課,我們如何反思醫療、人權與自由》、《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血色之地: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歐洲》等。
【譯者簡介】
劉維人
最初接了翻譯,後來愛上了自己翻譯的書,開始推廣相關主題,甚至主動找相關類型的書來譯。目前的譯作都和社會變革、民主問題、公共理性有關,例如《暴政》、《反民主》、《心智操控》、《憤怒與希望》等等。
小時候迷上精神時光屋《文明帝國》,後來迷上它的攻略本《槍砲病菌與鋼鐵》(不對!),之後就《鉅變》、《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戰後歐洲六十年》一路讀下去,最後在《國語日報週刊》寫了類似的專欄。
【審訂者簡介】
許家豪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博士,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研究專長:政治理論、中國政治思想、國際關係理論、社會科學方法。
【朗讀者簡介】
陳健民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後赴耶魯大學攻讀社會學、中國研究,師承胡安.林茲(Juan Linz)、戴慧思(Deborah S. Davis)。前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研究服務中心主任。為了爭取普選,在2013年與朱耀明、戴耀廷提出「和平佔中運動」,並參與2014年的「雨傘革命」,2017年被起訴,其後被判囚16個月。2021年赴台擔任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客座教授;2024年7月離任,8月開始在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任職客座研究員,專注寫作。著有《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合著《最後一課:在時代盡頭,留給未來的重逢之書》。
李雪莉
《報導者》營運長,臺灣大學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曾任《報導者》總編輯、《天下雜誌》副總編輯與影視中心總製作人。Sauve’ Scholar / 加拿大McGill大學訪問學人、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人。臺灣卓越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新聞獎、香港人權新聞獎、臺北國際書展大獎編輯首獎(2021)、金鼎獎圖書編輯獎(2023)等獎項得主。合著並主編《血淚漁場》、《廢墟少年》、《烈火黑潮》、《報導者事件簿001:留學黑工》、《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島國毒癮紀事》等書。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電視主持人。曾獲六座廣播金鐘獎。著有散文輯《也好吃》、《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耳朵借我》、《歌物件》,曾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等。主編《巴布‧狄倫歌詩集》、《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民歌四十時空地圖》等書。曾以公視《音樂萬萬歲第四號作品》獲提名電視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
張潔平
創業者,記者,專欄作家。Matters Lab 及台北飛地書店創辦人,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兼任講師,哈佛大學尼曼學者。
涂豐恩
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歷史所,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現任聯經出版總編輯、故事 StoryStudio 主編。曾任職臺大數位人文研究發展中心、哈佛燕京圖書館,2014年創立「故事 StoryStudio」網站。著有《大人的日本史》、《救命:明清中國的醫生與病人》等書。Podcast《經典聯聯看》、《好好說那年》節目主持人,以《好好說那年》獲得第57屆廣播金鐘獎企劃編撰獎。
黃淑真
聯經出版人文組主編,募集共同冒險的作者中。《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繁體中文版主編,策劃編輯過:《武漢封城日記》、《扭曲的正義》、《抵達安康》。
【製作團隊】
有聲書企劃:趙鈺芬
有聲書編輯:張彤
聲音指導:周耕宇
錄音、後製、混音:生笙音效有限公司
review
評論
0
/ 5-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