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
介紹
集數
在佛陀住世後期,說《妙法蓮華經》之前,先開示了《無量義經》。因此《無量義經》在天臺宗與華嚴宗皆判為通向圓教大乘的經典,被視為法華經的開經,因而受到高度的重視,與《妙法蓮華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合稱法華三部經。本經由中天竺雲摩伽陀耶舍譯成漢文,並由武當山比丘惠表將之流傳於中土,內容共分為德行、說法、功德三品。在無量義法會中,由大莊嚴菩薩與八萬菩薩發問,開啟了本經的法要。佛告大莊嚴菩薩等,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無上菩提,此一法門名無量義,也是此經名為無量義的原因。經雲:“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菩薩如欲修學無量義法門,應當先觀察一切諸法空相實相、生住異滅相,依據一切眾生的根基,以無量法門宣說佛法,發菩提心,拔除一切眾生苦難,成就無上佛果。
講者:
聖嚴法師
于少年出家為沙彌,法名常進。1949年,因戰亂還俗,於1960年再度於東初法師門下,剃度出家,法名聖嚴,法號慧空,承繼臨濟宗與曹洞宗法脈。此外,又在靈源法師門下,承繼臨濟宗法脈,法名知剛,法號惟柔。赴日本留學,獲得日本立正大學的博士學位,是臺灣第一位赴日本攻讀博士並順利完成所有學分的華裔出家師父。在東初法師過世後,承繼為農禪寺住持,並開創臺灣佛教宗派法鼓山,法鼓山的弟子尊稱為『聖嚴師父』,而各地華人則稱「聖嚴大師」。
review
評論
我給本專輯
0
/ 5-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