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好聽

鏡好聽全新APP上線 體驗全面升級,即刻下載

下載

聆聽一首詩的完成:楊佳嫻導讀楊牧作品

鏡好聽 2022-11-01 17:00:00

🎧 馬上登入收聽!【作家說】EP14|聆聽一首詩的完成:楊佳嫻導讀楊牧作品
 

※底下整理為摘錄精華版,完整版請收聽本集《作家說》

 

--

 

花蓮的山海與世界

 

楊牧的《奇萊前書》包含三部散文集,分別是《山風海雨》《方向歸零》《昔我往矣》。從第一部的《山風海雨》這四個字就知道,指的是他的家鄉,花蓮。

 

楊牧非常的愛花蓮喔,還記得跟他一起坐車經過花蓮的市街,他突然很高興的指著窗外說:「你們看外面,那個是花蓮中學,我認為它是全世界最好的中學。」楊牧就是花蓮中學畢業的,他的中學經驗當然也寫在《奇萊前書》裡面。我想住在台灣西岸,跟住在東岸的經驗是不同的。住在東海岸的人,他們所看到的其實是非常廣闊的太平洋。所以楊牧從很小的時候,就感受到海洋對他有一種非常神秘的召喚,這也寫在《山風海雨》的〈戰火在天外燃燒〉。

 

再來是住在花蓮,也有非常多的阿美族人。楊牧的筆法相當優美,一般稱阿美族人是美麗的「美」,但楊牧寫的是眉毛的「眉」,阿眉族人。當他跑到山林想要獨處的時候,有時會遇到一些阿眉族人。他們的樣貌、服裝、和文化其實深深的震撼他。因為那跟楊牧自己身處的漢文化非常不同,所以帶給他「美」跟「神秘」的刺激。如果你住在花蓮,就經常得運用火車移動。在《山風海雨》裡面,他也非常多次寫到火車怎樣經過了花東縱谷,火車行進的路線如何勾勒出東海岸的美,這些都是在楊牧散文裡面,他非常注重的元素。

 

在《山風海雨》裡面,還有一篇散文叫做〈詩的端倪〉。我想若是楊牧的忠實讀者,都會很關注「詩」是什麼時候來到他的生活。在〈詩的端倪〉裡面,他寫過花蓮的大地震。他說「山坡下的巨樹和屋宇都在搖動,小風,白雲,陽光,所有眼神接觸到的東西都如醉如癡的搖著──」他的形容非常有趣,因為當我們現在想到大地震的時候,可能就會想到很驚恐的逃跑,但是他說萬物都「如醉如癡地搖著」,他替這些景物注入了一種感情,通過這一個好奇少年的眼睛。然後他說這一種搖盪的感覺把他「搖回海水千萬重多少年前的一小點」讓他覺得瞬間穿梭了時間與空間的阻隔,我覺得這就是楊牧最初的詩的心靈展現。

 

詩的啟蒙

 

在《奇萊前書》裡面,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幼年或少年的楊牧,他時常沉迷在自己的幻想,比如說趁數學老師在寫公式的時候翹課翻牆,可能跑到大山望著樹葉或者花朵,或偶然經過的阿眉族人發呆,然後他就會浮想連翩。所以在《方向歸零》就說「我在幻想」「有時幻想自己流浪歸來,失望,憔悴。搭乘最便宜的慢車一站一靠,在接近著我出生的家鄉。而就在快到的一個小站,當火車停下時,我看到她正快速地對著每個窗戶瞭望,是在找我的吧,她在火車的濃煙裏跑著,著急,美麗。」

 

我們可以看到最年輕的一顆詩的心靈,他會幻想自己在流浪,家鄉有一個女孩子在等他。所以這種詩的想像跟愛情的好奇,很多時候是聯繫在一起的。其實問很多詩人一開始為什麼寫詩,恐怕就是因為他正在暗戀或失戀,愛情是驅動詩非常重要的力量。當然在楊牧身上也不意外,但是最初的愛的想像,不見得真的是有一個實際的愛情事件或真正的愛人,而是他幻想的投射。

 

他當時開始接觸一些中國三零年代的詩人,在《方向歸零》裡面實際提到的詩人是戴望舒,戴望舒的成名作裡曾經勾勒出一個哀愁的姑娘,撐著傘走在微雨裏。可見少年的楊牧非常喜歡這個女性的形象,所以他總是在找傘下的那個姑娘,他總會幻想說「我又要出發了,即將沿循一條路線去找她,如迷失的風,順著一條錯誤的路線,去找她。」這裡面有很多詩人的幻想,要去尋找一個美的化身,但是走一條錯誤的路線,那麼這個「錯誤」是什麼呢?尋找本身就是錯誤?還是方向?其實我們不知道,但是「錯誤」這個詞本身就會帶來一些想像,詩人到底想不想找到這個女性呢?也許他更喜歡的是追尋的過程,而不是真的要找到那個女性,所以就故意踏上一條錯誤的路線。正是這種幻想中帶著一種淡淡的,自以為是的感覺,我覺得是很多時候詩人之所以為詩人,最初自我形塑時非常必要的東西。

 

而在《昔我往矣》裡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巡行大島〉,這個大島指的就是台灣。是他在少年時代所經歷過的,似乎帶有環島意味的火車旅行。那他說從花東縱谷來到了屏東、枋寮,到枋寮之後,就看到那邊有好多的椰子樹,然後,他覺得椰子樹被風吹動的時候,有點像在講話發出交談的聲音。接下來少年楊牧就跌入自己的幻想當中,他就想今天這些椰子樹這麼高興的在講話,那麼昨天晚上呢?昨天晚上椰子樹在做什麼呢?他說「昨天黑夜裏椰子樹怎樣呢?海濱整排椰子樹當中最遠的一棵怎樣?是不是很孤單?縱使我不能想像麥哲倫如何,我可以想像枋寮海濱一棵椰子樹夜裏如何如何的孤單。」這真的是詩人的心靈,它會特別去設想一棵椰子樹的心情。這些詩句應該都是他生命比較早的時期的習作,他說早年這些被觸動寫下來的詩句,寫在一本棗紅封皮的筆記本裡面。他有時候去翻閱這個筆記「試著去解釋其中一些斷無希望的消息,重構時光與地點──髣髴現在所有的所擁有是虛幻,而早經消逝的那些才是真實。」從這些寫法當中,我們也看到詩人對於時間與記憶的敏感,對於必將消逝的事物雖然感傷,但也正是因為必將消逝,才有構成詩的可能。

 

性與愛的啟蒙

 

在《山風海雨》裡面,楊牧寫過一個非常私密的情節。他說有時會看到一些女性的大人,她們都正當盛年,二三十歲左右。那她們把小楊牧當作小孩子,不是非常在意,因此有時候會窺看女性大人身體的某一些部位。當他窺看到這些部位,他說「我的心猛烈地跳了起來,鼕鼕地碰撞著幼小的胸膛,像瘋狂的水牛在河牀上奔走」,所以他很誠實的寫出第一次感受到這種性的吸引力時,那種感覺到底是什麼。

 

不過楊牧很快就會從身體性的東西,進入自己的幻想世界。這種性的瞬間刺激似乎還是跟他所追尋的,那種美或愛情還是不太一樣的。在《方向歸零》也寫到這些類似的經驗,比如說常常寫到他很戀慕的學校老師,在路上就遇到就有一點興奮,因為平常上代數課時偷偷看著老師的背影。他看到老師的旗袍袍叉開到膝上3吋,然後轉身背著他們寫黑板,看到她雪白手背的汗毛,看到她渾圓的身體曲線,這些東西對他都產生一種神祕的暗示,使得這個少年忍不住去看。但是這些東西到底代表什麼?也許他自己還不是非常清楚,還有希望他戀慕的對象能夠多看他一眼,能夠注意到這個少年。但是當他發現「對方沒有發現這件事情」,很可能把他當作一般學生應付他的時候,心裡面又會覺得特別的失望。我們可以稱之為,一種對於愛情前期的感受跟體會吧。在朦朦朧朧之中,覺得自己彷彿抓住了一些什麼。這種朦朧的感受的積累,最後就會積累為詩的衝動。我想楊牧為什麼要在散文裡面去談論這些很私密的記憶,正是因為這些東西累積為詩,來表現前述那個龐大的,不可言說的存在。

 

政治與時代的感覺

 

一般對於楊牧的散文的印象,總是覺得既崇高又秀美。但其實也記下了所經歷過的那個時代,裡面政治的衝突。

 

比如說在《山風海雨》,寫到他小的時候,感受到花蓮出現了一些變化。我想是在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的時候,他說花蓮附近很多鄉村「那些具有東洋意味的名字被取消,連有一些從土語音譯過來的也換了」,花蓮從南向北才會出現「大禹,三民,光復,大同,志學,宜昌,崇德,和平」等地名。他說,這些名字都是富有教誨的功能,可是過去花蓮的名字並不是這樣的。他說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看起來詩意盎然的名字,比如說「舞鶴,紅葉,鳳鳴,月眉,稻香,嘉禾」。在散文裡面,他很平靜的把這些詞彙變化寫出來,並沒有多說什麼。可是作爲讀者,大概知道他正在經歷什麼樣子的變化。所以他就說偶然看到花蓮,如果還有一些地方保留本名,或者聽到大人談起這些地方用的是舊名字,比如說「荳蘭,吉野,加禮宛」的時候,就會覺得好像回到很遙遠很古老的世界裡面,甚至會對這些已經不見的名字感到鄉愁。

 

楊牧就在《方向歸零》寫過,有一次聽到朝會的長官,自己的國語口音很怪異。可是他卻叫大家不要再講台語,台語是非常沒有水準的語言。那楊牧怎麼表達這些事情?他說在典禮上,眼睛往遠處看到了「桑巴拉堪山,柏托魯山,立霧主山,太魯閣大山,杜鉾山,能高山,奇萊山。奇萊主山北峰高三千六百零五公尺,北望大霸尖山,南與秀姑巒溪還有玉山」彼此互相的眺望。那他說,接下來在俯視,就他跟著這些山一起來俯視「站在廣場上聽一個口音怪異的人侮辱我們的母語」那這個人呢「他聲音尖銳,口沫橫飛」「他上面那頭顱幾乎是全禿的,正在在前後搖晃」楊牧就說,我注視著他「看見他頭顱後才升起不久的國旗是多麼鮮潔,卻有一種災難的感覺。」他就寫到這裡,所以我們可以體會到他對這件事情很不開心。他也許還不能知道那個背後政治的原因,可是他覺得很不快樂。他生活裡面一些根本的東西被侮辱了,而且他不知道原因。所以他只能放縱自己的想像,讓自己跟花蓮那些大山一起拔高,來俯瞰這個可笑的人間。而這也是少年的楊牧時常採取的一種視角,就是他希望能夠跟奇萊山一樣,用一種崇高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迎向《一首詩的完成》

 

最後我們來談談《一首詩的完成》,我認為它是一本教育之書。裡面濃縮了楊牧對於詩與詩人的生涯,甚至可以說是投射了歐洲人文傳統中,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想象。從書中的十八篇標題,很快就可以理解有哪些重點。

 

首先是你的「抱負」,你對這世界的想像與理想是什麼?第二個是「大自然」,再來是「記憶、生存環境、壯遊、歷史意識、古典、現代文學、外國文學、社會參與、閑適、形式與內容、音樂性、論修改,發表、朋友、聲名、詩與真實」,所以這裡面很多是跟文學寫作,以及詩人生涯的想像跟規劃有關係,可是有一些部分也跟完整人格的養成有關。我非常喜歡楊牧在「社會參與」的後面就講「閑適」,這很有趣。他認為一個詩人,其實兩種特性都要有。「社會參與」表示不能跟社會脫節,你不能真的變成象牙塔裡面的那種人,我覺得楊牧自己蠻堅持這件事情。而「閑適」是要有空間,要能領會一種情調。如果你的生命總是壓縮得很厲害,完全沒有餘裕的話,恐怕也感受不到神秘與美。他會覺得,這兩面同時都是必備的。

 

再來也會談到做為寫作者,你很需要朋友,所以有一章是專門談「朋友」的重要性。

 

以及發表對於一個詩人來說,到底是什麼意義?有些時候,我們認為詩很純粹,因為談到名或利,好像是很世俗的事情。但是我覺得,楊牧其實認為你也必須要留心到這個部分,就是你做一個詩人跟生命之間的關係。所以我覺得在這些標題當中,所展示的是他的視野,視野當中有非常崇高的東西,也有非常務實的東西。裡面也一樣有比較理想性的成分,但是我覺得沒有關係,談詩時先把視野拉到很高,我們可以看到比較完整的圖像,才會知道做一個人或寫詩的人,應該在完整的世界圖像裡面,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

 

聆聽楊牧作品之必要

 

平常聽到「楊牧」的時候,總是覺得肅然起敬。因為他的著作可以說是等身,他的詩也常令人覺得有點難,不容易進到他的世界裡面。但是,當然受到非常多愛好者的推崇,那今天為什麼還要讀楊牧?或者為什麼要來聽楊牧的有聲書?我想幾個理由可以談一談,一方面楊牧是非常注重聲音的創作者,我們看《一首詩的完成》就有「音樂性」一章專門談這個事情。手邊若有楊牧的詩或文都不妨把它唸出聲音來,就會知道他怎麼樣去調節聲音,並不是通過押韻,或者是把句子弄得都一樣長。他希望能夠保有音韻的自然跟彈性,可是你又要照顧情緒的表現,跟聲音的高低起伏。所以我認為,他是台灣的當代詩人當中最注重聲音,也把聲音效果處理得最細膩的一位創作者。如果再透過專業的聲音主播來演繹,我覺得是令人好奇的事情。

 

再來是楊牧的作品,我覺得也象徵著中文這個文學語言,它能夠達到的最繁複、最精緻的成就,所以楊牧其實是一個蠻重要的標竿。如果不滿足於比較浮淺的東西,你想知道文學的深刻、美而且具有思想性,唸起來能夠總和這些好處的作品,就請各位聽聽楊牧的《奇萊前書》和《一首詩的完成》有聲書,相信你可以體會上面那些神秘又美好的經驗。

 

---

 

🎧 現在就收聽有聲書:《一首詩的完成》
 

《一首詩的完成》

 

此書為楊牧對詩的理念思考之整體展現,採書信體,原題「給青年詩人的信」,共十八篇,論詩的定義和方法,分析詩的形式和內容,指出意象、色彩、音樂的藝術要求,並廣泛探討詩人和現實社會,乃至於歷史傳統和文學經籍與一首詩之所以完成的關係,以冷靜的筆調檢查美學和人生的合諧與矛盾,可以為習詩創作者參詳,為實際批評方法的借鏡,也可以為楊牧自剖文學心靈的散文集。

 

◈ 作者:楊牧

◈ 實體書出版:洪範書店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