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好聽

鏡好聽全新APP上線 體驗全面升級,即刻下載

下載

與創作者在對話中激發靈感的火花,讓生活裡處處都有《藝術正發聲》ft. 製作人宗立婷、主持人陳璽鈞

鏡好聽 2024-10-18 12:00:00

S2EP04|與創作者在對話中激發靈感的火花,讓生活裡處處都有《藝術正發聲》ft. 製作人宗立婷、主持人陳璽鈞 ➤ 點我收聽

 

※以下整理為摘錄精華版,完整版請收聽本集《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

 

翁:各位聽眾大家好,歡迎收聽鏡電視的《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我是鏡電視公評人,也是這個節目的主持人翁秀琪。今天想跟聽眾朋友一起聊一聊鏡電視新聞台每周日下午四點首播的藝文訪談節目《藝術正發聲》。

 

鏡電視新聞台自創台開始,就堅持開闢時段,製作一定比例的藝文節目,這不只是為了和其他新聞頻道做區隔,也是對藝術文化作為一種特殊新聞類別的重視。相較於政治、財經、國際要聞等「國家大事」,藝文資訊因為是一種「慢新聞」,很容易被歸類為次要的軟性新聞,甚至將之等同於影劇新聞。而在傳統電視頻道,藝文節目往往流於「片尾新聞」,得到的篇幅更是鳳毛麟角,少得可憐。

 

多元、深度、藝文為鏡新聞的主要特色,然而對當代閱聽人而言,藝文節目的意義與價值究竟何在?在這個極度分眾,日益強調「個人化」內容的時代,在電視這樣的公共頻道製作藝文節目又有哪些機會與挑戰?鏡電視目前有《文藝賦格》、《藝術正發聲》、《另一種注目》、《誰來演戲》等幾個指標性的藝文節目,今天很開心邀請到其中《藝術正發聲》節目的製作人宗立婷、主持人陳璽鈞來跟大家聊聊製作藝文節目的甘苦與收獲,也和我們分享《藝術正發聲》節目的製作初衷與取材理念。在請他們和大家打招呼前,我先簡單介紹一下兩位來賓的背景:

 

節目製作人宗立婷是資深專題記者暨節目製作人,曾任《民視異言堂》專題記者,《華視會客室》節目製作人,鏡新聞藝文節目部製作人。立婷也是國內各大新聞獎的常勝軍,曾獲卓越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等國內三大新聞獎項肯定,是名符其實的「三冠王」。先請立婷和聽眾朋友打聲招呼。

 

立婷:翁老師好,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藝術正發聲》節目的製作人宗立婷,很高興老師邀請我們上節目。

 

當然,優質節目也需要具質感的主持人來呈現。今天節目中另一位來賓是《藝術正發聲》的主持人陳璽鈞。璽鈞在台灣新聞圈已耕耘逾十年,除了以國際新聞入行,也曾任專題記者與深度報導節目《華視新聞雜誌》主持人。和立婷製作人一樣,璽鈞採訪製作的專題也是獲獎無數,包含曾虛白新聞獎、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等;璽鈞曾為了採訪拍攝需要,主動學習空拍攝影,如今是全台第一位拿到無人機專業操作證照的主播。璽鈞在鏡新聞除了新聞播報,也接下《藝術正發聲》的主持工作。我們也請璽鈞跟聽眾朋友問好。

 

璽鈞:老師好,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藝術正發聲》的主持人陳璽鈞。

 

翁:非常歡迎兩位在百忙中來參加我們的節目。 我想一開始,可否先請製作人立婷跟大家聊聊妳對台灣藝文節目的觀察,以及《藝術正發聲》作為「藝文訪談」節目,製播的主要特色、定位與理念。

 

立婷:《藝術正發聲》的定位是藝文訪談節目,邀請藝術家、音樂家、設計師、表演工作者、作家、導演等上節目,透過主持人的引導,讓來賓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中分享自己的故事,探討他們的作品、創作的過程以及藝術觀點。這樣的對話交流有助於拉近藝術與大眾之間的距離,讓更多人對藝術文化產生共鳴和興趣。

 

其實,台灣電視媒體過去也有一些藝文訪談節目,像是公共電視《藝文大道》、客家電視台《幕後有藝思》、人間衛視《創藝多腦河》、大愛電視《立德路2號How ART You》。不過,這些節目都已經停播了。原因除了是藝文節目相對小眾,本來收視率就不高,而且常常會被調動時段,如果電視台想要縮減製作經費,一定會先從藝文節目砍起。加上網路直播或是podcast的出現,又更加分散了觀眾的時間跟注意力,連娛樂性、新聞性的節目收視率都會掉下來了,更何況是藝文節目。

     

但是,有價值的深度對話還是相當吸引人的。因為觀眾對於名人,永遠都是很好奇的,所以希望透過主持人的提問,了解這些名人他們到底在想什麼、做什麼,挖掘出一些秘辛。我舉幾個例子,最經典的應該是1977年,由記者出身的英國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佛羅斯特(David Frost)採訪因為水門案辭職下台三年,一直保持緘默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森。Frost施展他的親和力,卻又在關鍵時刻會追問,時而鬆、時而緊,最後讓尼克森卸下最後的防備,終於開口向美國人民道歉,這是教科書上的經典例子,凸顯了訪談對話的價值。

     

翁:《藝術正發聲》除了透過深度訪談,架起藝術家和觀眾間的橋梁外,是否有些和坊間其他訪談節目,例如李四端的《大雲時堂》和方念華的《看板人物》,不同的做法,來凸顯特色和差異性?

 

立婷: 是的,訪談從來不需要硬梆梆、咄咄逼人,而且台灣也有一些非新聞性、偏重人物的訪談節目,像是前輩李四端先生的《大雲時堂》,主持人穿著圍裙,一邊準備料理,一邊跟受訪者聊,偶爾也品嚐一下美食。還有就是前輩方念華女士的《看板人物》,跟受訪者坐在沙發上對談生命經歷與人生哲學。《藝術正發聲》除了深度訪談之外,我們會讓主持人或企編到藝術展演現場開箱、體驗,例如談到音樂劇兒童演員訓練的時候,我們就讓主持人跟兒童演員演一段對手戲;介紹變裝皇后的工作樣態,因為他們拍照、走台步總是散發出一股自信,所以我們就讓主持人站在一般素人的角度,請教變裝皇后拍照的技巧。所以我認為,一個新型的藝文訪談節目仍然深具潛力,只是需要優化訪談的主題、觀點,還有給觀眾全新的影音視覺。

 

翁:謝謝立婷。既然《藝術正發聲》這個節目是希望透過訪談把藝文活動或作品介紹給一般觀眾,主持人的角色自然十分吃重。接下來想請問璽鈞,是如何為每集的內容與人物訪談做準備?

 

璽鈞:老實說,在接下《藝術正發聲》主持棒前,我就和大家一樣,雖然喜歡看電影、聽音樂,但接觸的多以流行文化為主,鮮少接觸古典音樂或藝文展演。開始喜歡藝文,是從鏡電視開始。

 

鏡電視與其他新聞台不同,著重多元、專業、深度、國際、藝文、弱勢,我很榮幸在2023年初,先被指派為「文藝賦格」導讀人,介紹許多西方藝術家的畫作給觀眾,這也讓原先是個「藝術小白」的我,漸漸對藝文主題產生興趣。同時間,新節目「藝術正發聲」也在籌備當中,很幸運能接著成為主持人。

 

「藝術正發聲」定位為訪談節目,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和藝術家聊他們的生命故事和創作理念。因為是藝術小白,每次訪談前我總是戰戰兢兢,除了製作團隊提供的訪綱腳本和參考資料外,每一集節目錄製前,我也會從網路上,搜尋受訪者的各種資訊,不只是他們的作品,甚至是他們之前上過的其他節目、採訪,刊登過的文章等,進行全面的了解,還會把重點記下來,有專屬的筆記本。常常跟人開玩笑說,準備節目訪談,就像在做小論文一樣。有時受訪者用驚訝的表情說出:「你怎麼會知道」時,我還會小小竊喜,心裡想:因為我有認真作功課呀!

 

而在重新爬梳受訪者的生平、創作等資料時,除了對他們有更深的了解,有助於訪談的進行,我也從中學習到,他們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心法,因此在節目中,會盡可能地將這樣的感動,分享給觀眾,給予大家力量。

 

 

翁:謝謝兩位的介紹。聽到這裡,聽眾朋友們應該會注意到《藝術正發聲》的宗旨是希望把各類型的展演、把藝術家及其作品背後的觀點,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給觀眾朋友。但因為《藝術正發聲》是個全藝文節目,無論音樂、戲劇、繪畫、展覽、當代藝術,甚至連文化政策都要談,其實相當考驗製作人與主持人的功力。做得太淺易流於「活動宣傳」或「訊息告知」;若鑽太深,可能又會和觀眾有隔閡。可否請立婷製作人進一步與我們分享,節目是如何選題的?

 

立婷:2023年7月開播以來,《藝術正發聲》訪談過許多國內知名的藝術家與團體。戲劇方面,包括京劇大師郭小莊與曹復永、歌仔戲小生孫翠鳳,以及舞台劇專業演員郎祖筠與王琄等人,都分享精彩的創作歷程與人生哲學。音樂方面,有鋼琴家劉孟捷、鋼琴家陳毓襄、大提琴家張正傑、小提琴家黃俊文、指揮家張宇安,以及「拉縴人合唱團」等。而在電影方面,邀請入圍第60屆金馬獎入圍最佳紀錄片《撼山河撼向世界》的導演林正盛,以及影片中的主角音樂大師陳明章,與主持人在輕鬆的對話中激發充滿靈感、深度和趣味的交流,加上即興的音樂演出,都獲得電視與網路觀眾的迴響。

 

翁:對,林正盛導演和陳明章老師對話那集,我有看,真的非常精彩。

 

立婷:《藝術正發聲》會針對藝文界崛起的新興現象與流行趨勢,透過對話帶出深刻的觀察與觀點,為觀眾揭開更廣闊的視野。比如探討變裝皇后(Drag Queen)文化,邀請他們現身說法,看這些表演者如何透過戲劇化的造型、音樂和表演來傳遞對性別、標籤、多元文化的思考,並強調其背後的社會意涵和文化價值。我們也曾解鎖國外移植來台的長銷音樂劇如《LPC》、《小王子》等,直問賣座的關鍵,尋找打造台灣本土長銷音樂劇IP的可能性。此外,節目也會不定期推出當月主打的特別企劃,像是「相聲」、「單口喜劇」、「漫才」等口說喜劇系列,帶領觀眾了解關於幽默的詮釋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多樣性與共通性。

 

翁:立婷剛剛談到變裝皇后,是否可以介紹一下這集的題目和訪談對象,自從妮妃雅去年在美國拿到變裝皇后秀的冠軍以後,國內民眾對變裝這個題材就很有興趣。

 

立婷:這集已經錄製完成,10月會播出。節目中邀請兩位台灣代表性的變裝皇后來節目現場,和大家分享他們的故事與這個社群的文化。

 

立婷:除了上述這些文化議題外,《藝術正發聲》也與許多場館機構進行議題合作,例如,我們已經連續兩年跟國家兩廳院合作秋天藝術節,除了我們邀請藝術總監劉怡汝、策展人、藝術家上節目談創作過程發生的故事之外,也以導讀、推薦口袋名單的方式,告訴觀眾這一檔節目哪些哪些是你必看、錯過可惜的。我們會在彼此的官網與社群平台tag對方,讓他們看到各自的節目預告,進而產生看正片或是看這檔演出的興趣,每一次的合作都會為彼此增加不少粉絲。其它合作的對象還有臺中歌劇院、衛武營、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一些博物館、美術館等等,讓節目成為推動藝術教育和創造社會對話的平台。

 

翁:為了讓這些主題能被好好呈現,主持人璽鈞想必做了很多突破。可否透過幾個例子,和大家分享妳如何掌握「高品質、低門檻」且「生活化」的主持精隨,讓觀眾更容易進入藝文與創作者的世界,「看熱鬧之餘也能看出門道」?

 

璽鈞:不同於傳統藝文節目,只就單一藝術作品來介紹,我們在《藝術正發聲》有時聊糗事、也談爭議,面向相當多元,比如台灣獨立樂團「拍謝少年」有個都市傳說,他們有一首歌〈暗流〉,前奏到底要不要拍手,引發論戰,被稱為是獨立音樂界、十大難題之一,其實「拍謝」他們鮮少對此表態,不過我們在節目中也有聊到,他們就搶先曝光,在新專輯的歌曲中「歹勢中年」,會解決這個爭議,因為他們要主動帶大家唱跳,我們也算是幫粉絲「發聲」問問題囉!

 

有時來賓不擅面對鏡頭,進棚時免不了有些緊繃,我都會說:「我們就是在聊天,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訪談進行時,我也會盡量調整口吻語氣,不讓氣氛過於嚴肅拘謹,果然一步步打開受訪者的心房,讓他們暢所欲言,常常錄影結束我和來賓還欲罷不能,聊個不停。記得有一次訪問雲門舞集的藝術總監鄭宗龍,鄭總監曾說:「跟妳聊天很舒服,像是衝浪一樣」,簡單一句,對我卻是極大鼓勵。

 

除了訪談,製作團隊也常常安排「番外篇」的外景或是挑戰單元,讓節目更生動精彩。比如我們曾經出外景到美術館,拍攝「每日一字」的御用書法家張炳煌老師揮毫。也跟著河床劇團美國籍導演郭文泰,造訪他在台北最愛的豆花店。在棚內,我挑戰過演戲、打鼓、走台步…等,製作團隊開玩笑說,接下來可能還有唱歌和跳舞的挑戰,讓我十分期待!

 

翁:番外篇真的蠻有特色的,也創造了《藝術正發聲》這個節目和其他訪談節目間的差異,並創造特色。不過,過去常常聽到藝文記者感嘆,「做藝文新聞或節目是最吃力不討好的」,付出的努力和回報往往不成正比,回報指的通常是版面篇幅或收視率。不過《藝術正發聲》開播以來獲得非常熱烈的迴響,累積了不少口碑,還有藝文團體主動報名希望上節目,也陸續培養了一批死忠「鐵粉」。可否請立婷跟璽鈞跟我們聊聊節目開播至今收到來自觀眾或藝文界的回饋,以及節目接下來的規劃?

 

立婷:最近一個讓我們覺得振奮的故事,是前不久介紹衛武營駐地藝術家周書毅的《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現代舞,現代舞很多人覺得很難懂啊,但周書毅巡演是走遍高雄38個行政區,在戶外免費演出給一般民眾看,結果我們收到高雄路竹區區長留言說,周書毅那天的演出他看得懂,因為他已經事先看過我們《藝術正發聲》節目了。真的很高興,我們做到了轉譯藝術的這件事。

 

璽鈞:我自己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現象級音樂劇「勸世三姐妹」,我們收到不少觀眾回饋,是看了「藝術正發聲」節目因而對這齣劇很感興趣,可是搶不到票。所幸後來文化部為了落實文化平權,推出「庄頭劇場藝日限定」,免費表演給民眾看,也因此我們的觀眾也特地去朝聖,開心和我們分享。等於藝術正發聲搭建了一個平台,促成一種表演藝術和觀眾欣賞表演的正向循環。

 

其實我給自己訂下的目標,也是自己心中和受訪者的約定,就是盡可能的,要親眼去觀賞他們的創作,台灣北中南地區我都去過,票價再高我也都自費搶過票。希望藉由《藝術正發聲》,讓大家對藝術家有初步認識,進一步再深入探討、了解作品或展演背後的故事與用意。

 

 

翁:今天非常感謝立婷和璽鈞與我們分享這麼多幕後故事,和團隊匠心獨具的巧思。再次向聽眾朋友推薦《藝術正發聲》,這個節目的首播時間是每個禮拜日下午四點至四點半,隔週四下午三點重播。當然,您也可以在鏡新聞官方YouTube 頻道上欣賞。在之後的集次裡,我們會繼續邀請新聞從業人員或閱聽人代表,一起在對話中交換對好新聞的定義和想法。歡迎大家追蹤、關注,我們下一集見,掰掰!

 

---

🎧 完整收聽《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 點我收聽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