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聲音筆記:《我是一個殯葬演員》
遺體美容師宛如一道矗立於奈何橋前的界碑,而「替仔」則是一種專門在告別式上扮戲的演員。
殯葬演員阿煥代替往生者完成最後的告別儀式,卻意外讓自己陷入殺身之禍。
🎧現在就收聽:《我是一個殯葬演員》
-
▋ 編輯室推薦:不喜歡星期一的西米先生
看到書名,大家可能會好奇:殯葬業還需要演員嗎?其實現實中就有不少這樣的演員喔!像是孝女白琴或是代孝子等等,會有人扮成家屬在告別式上哭喪。而在《我是一個殯葬演員》中,要扮演的是更晦氣的角色,一具躺在棺材裡的屍體。
應該很少人有演過屍體的經驗吧。想要扮演一具棺材裡的屍體,首先要在冷冰冰的化妝台上,忍受遺體美容師在你身上敷上濕冷的黏土化妝,扮演屍體當然要克制呼吸心跳、保持全身不動,不是放鬆的靜止,而是更加用力的僵直,畢竟屍體的肌肉是僵硬的。從開始化妝到儀式結束,都要維持這個姿勢,整個過程大約三到六個小時不等……
聽完這一連串複雜又麻煩的過程後,你可能會覺得誰想要扮屍體呀?又有誰需要扮屍體的演員呀?
在《我是一個殯葬演員》中,作者時淒宮分回答了這個問題,那就是告別式,這些屍體演員要代替死狀不佳的往生者,代替祂們完成生命儀禮的最終。
主角阿煥是禮儀公司的接體員,有一次接到一具毀壞的大體,為了讓家屬能順利舉辦告別式,送死者一程,於是阿煥成為殯葬演員──說白了就是扮演屍體的角色。而要成功扮演往生者,更重要的是要瞭解、同感往生者的過去,才能貼切的死成祂的模樣,代替他走過生命儀禮的最後一程。
在這個過程中,主角深入殯葬業的黑暗面,思考了許多問題,諸如:眾多禁忌背後有什麼原因?莊嚴的生命禮儀是否最終仍是斂財的生意呢?殯葬的本質又是什麼?這些繁複的儀式,是為了死人還是活人呢?
我參加過幾次告別式,在儀式中間休息的時候,我會觀察這些禮儀師、宗教師的行為,然後想像他們工作的時候在想什麼?宗教師唸了那麼多次金剛經、妙法蓮華經、心經,每一次都是同樣虔誠嗎?會職業倦怠嗎?《我是一個殯葬演員》這本書為我解答了這個疑惑,這些從業人員也是人,跟一般上班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他們的工作比較神秘而已。
我很喜歡主角阿煥的心境轉變,他當初踏入殯葬業的原因是因為一樁遺憾,沒有參加重要的人的告別式,而他不肯放過自己,於是懲罰自己不停參加告別式,不斷回憶起那份痛苦。遺憾彷彿一道枷鎖,將他牢牢地綁在悲傷的過去,所幸他遇到一群溫暖的同事,他們抱有相似的遺憾,有的溫柔接住他的情緒,或是手把手帶領他探索生命儀式背後的意義,最終主角突破心魔,真心喜歡上這份工作,成為同樣溫暖的人。
隨著故事的進行,我好像跟著主角一起被這些溫暖的同事療癒了,希望聽眾也能得到同樣的感受。
這本書的節奏較緩慢、劇情也較嚴肅。因此在製作的時候,我首先選用了聲音平穩的 AI 主播,再來是調整語助詞的使用頻率,例如嗯、啊、喔,降低聲音的情緒起伏來呈現比較冷的聲音調性。希望讓聽眾收聽時能更專注在文字當中,細細咀嚼藏在文字背後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