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聲音筆記:《成為自由人》
「自由意味著知道自己有選擇權,可以選擇要怎麼看待自己、看待工作以及看待這個世界,我們也可以選擇想做的事情以及該如何去執行,而在實踐過程裡遇見的壓力與風險也必須要承擔。」
在《成為自由人》出版六年之後,李惠貞用聲音為這本宛如海洋的自由之書增添更豐富的樣貌,帶領我們與自我對話、傾聽內在的呼喚,活出最真實的自己。有聲書獨家收錄【讀者問答特別企劃】,向讀者募集問題!關於挑戰、關於妥協、關於得失、關於人生的意義……由李惠貞親聲回覆提問,並特別整理書中所引用的三十本延伸書單,讓閱讀成為我們的勇氣與力量。
🎧現在就收聽:《成為自由人》
-
▋ 編輯室推薦:A子
說到「自由」,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人權宣言將自由定義為「有權利做一切無害於他人的任何事情」;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曾發表著名的「四大自由演講」,闡明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言論、信仰、免於恐懼、免於匱乏的自由。不過,對普羅大眾如我來說,自由的意義很單純,就是能夠地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然而,僅僅只是這樣寫著,我就覺得自由離我很遙遠。要如何不顧旁人的眼光只做自己,或是捨棄家庭與職場上的人情枷鎖為自己下決定,怎麼想都彷彿天方夜譚。因此,在讀到李惠貞的作品《成為自由人》時,就深深被書名所觸動。
《成為自由人》是資深出版人李惠貞的第一本著作。李惠貞有多家出版社的任職經驗,職位橫跨編輯、企劃與版權,更在2011年開始擔任《Shopping Design》雜誌總編輯。直到2017年成為獨立工作者為止。而《成為自由人》這本書就是分享在她的生命歷程裡那些關於工作的自由、人生的自由,以及為了迎向自由所需要做的準備。自由就代表著可以隨心所欲嗎?李惠貞認為,自由意味著知道自己有選擇權,可以選擇要怎麼看待自己、看待工作以及看待這個世界,我們也可以選擇想做的事情以及該如何去執行,而在實踐過程裡遇見的壓力與風險也必須要承擔。當你找到目標付諸行動並為結果負起責任,你就能夠成為「自己」。
所以自由,是成為自己的第一步。
自由不是我行我素,而是主動、自律和無所畏懼。在李惠貞的職業生涯裡,她不斷為「成為自由人」這個目標拓展道路。保持好奇心、全力以赴、像海綿一樣接受新知、永遠誠實的面對他人跟自己。《成為自由人》書裡的文字真誠動人,而這樣的真摯在李惠貞錄製有聲書的過程裡,也是再再溫暖並激勵了我。錄音前她做足準備,讓鏡好聽製作團隊每次都快樂地提前收工。也為了讓書中內容能更口語化的呈現給讀者,我們針對文本討論了許多遍,使《成為自由人》這本有聲書更加精彩且適合聆聽。李惠貞對每件事情的全心投入,讓我除了佩服,也堅定想要一起努力的心。也因應有聲書的推出,鏡好聽製作團隊和李惠貞特別企劃Q&A活動,透過線上表單募集了讀者關於「自由」的提問,由李惠貞親自解答。這些問答會以連載的方式,從11/4起的每個星期二,連續四周更新並收錄於有聲書裡。我們也另外彙整書裡提到的三十本延伸書單,讓閱讀做你最堅強的後盾。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必然會遇到許多挫折。但,儘管很難,也請讓我們一起相信,這一切都是成長、都是養分。當有一天我們克服了這些困境再回頭看,就會發現我們往理想的自己再往前邁進了一步。而《成為自由人》的有聲書希望可以成為一份禮物,陪伴你活得驚喜、活得燦爛,成為一個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