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好聽

鏡好聽全新APP上線 體驗全面升級,即刻下載

下載

EP10|瘦比較美還是胖比較美? 從哲學角度看看「品味」的標準

主持人 林斯諺
單曲長度 00:15:42
發布時間 2019-06-26
專輯資訊
林斯諺
追蹤 34
作品 3

info


資訊


“但是品味在我們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沒有這麼單純。很多時候,品味代表社群共享的價值觀,這樣的價值觀往往會變成一種秩序感,進而促使我們去改變不對的秩序。想像一下,如果台北101不是現在這種摩登造型,而是一隻翹著尾巴在搔癢的巨型猴子,市民是不是會集體抗議呢?”

 

 

上週的節目我們簡單介紹了一些另類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以反對美感為主,包括用藝術家自己的尿液來創作的作品。想知道詳情嗎?錯過上一集的聽眾朋友們記得回去收聽或閱讀喔!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要來談談「品味」。你覺得自己的品味好嗎?是否曾經有人批評過你的品味呢?你同意對方的批評嗎?品味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要來檢視這些有趣的問題。

 

品味不只是個人,而是社群共識

品味的比較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有些人穿衣服很有品味,有些人衣服的穿搭讓人翻白眼;有些人吃東西很有品味,不會把味道不合的東西混在一起吃;有些人對藝術很有品味,聽的音樂、看的書都跟大眾流行的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味,也會評價別人的品味。但是很多人大概會覺得,品味這件事因人而異,沒有絕對的標準。就算你覺得聽古典樂比聽流行樂有品味,你也不會特別去跟喜歡流行樂的朋友爭論。你頂多覺得人各有所好,所以這件事沒有什麼進一步討論的空間。

但是品味在我們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沒有這麼單純。很多時候,品味代表社群共享的價值觀,這樣的價值觀往往會變成一種秩序感,進而促使我們去改變不對的秩序。想像一下,如果台北101不是現在這種摩登造型,而是一隻翹著尾巴在搔癢的巨型猴子,市民是不是會集體抗議呢?這樣的例子並不是憑空想像,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2016年台北燈會的主燈「福祿猴」曾經引起軒然大波,許多人認為「福祿猴」實在太醜,破壞了燈會的品質,應該撤換。這些例子多少都說明了品味不完全是私人的事情,社群的品味很多時候就跟道德觀一樣,是社群共識的一部分;當個人品味在公共面向上違背了共識,很容易就會面臨指責與挑戰。

也許有人會覺得只要脫離公共議題,品味的差異仍然沒有太大重要性,因為我們私下有什麼樣的品味別人根本管不著,但這一樣是把問題簡化了。想想看,你會在意自己的小孩聽什麼音樂、讀什麼小說嗎?你會在意小孩怎麼打扮自己嗎?如果你覺得聽流行樂是一種墮落,或者刺青是一種邪惡,你會容許小孩做這些事嗎?或者如果你的父母這樣想,你是不是會覺得他們的想法有問題?這些例子顯示了品味不會僅僅只是一種超脫世俗的個人偏好。做為社群的一份子,我們會希望能達致某些共識或者價值觀,品味常常會是其中一項。

 

品味有辦法改變嗎?

但是關於品味重要的一個哲學爭論也就在於此。當我試著說服你接受我的品味時,這過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是一個論理的過程,還是只是一種情緒性的感染?例如,會不會只是因為你是我的朋友,念在我們的友情,我也說服自己喜歡上你推薦給我的歌曲?有時候會有一些外在因素促使我們改變品味。例如,如果醫學報導說懷孕的媽媽聽古典樂會對未出生的小孩有良好影響,你可能會因此讓不喜歡古典樂的自己漸漸接受古典樂。但我們大概很難說這種理由讓你打從心底愛上了古典樂,因為這樣的理由只能說是外在而非內在的理由。

我們來看看一個改變品味的具體例子,這個例子由哲學家羅傑‧史庫頓(Roger Scruton)所提供。假設我們兩人在討論印象派畫家詹姆斯‧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的畫作《灰與銀的夜景》(Nocturne in Grey and Silver)。這幅作品呈現出城市裡濃濃的夜幕,夜幕中有朦朧的燈火搖曳。你認為這幅畫無意探討深層的現實。畫中朦朧的夜幕掩蓋了塵世的勞苦與紛擾,灰與銀的色調暗示了夜晚的超脫與歡愉,畫家呈現的正是我們對夜晚的印象。但我試著說服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幅畫。這幅畫的色調恰恰說明了是人類的作為讓這個世界墮入黑暗。夜景在工業革命之前並不存在。工業革命後資產階級過著悠閒的生活,晚上在客廳聽著鋼琴演奏做為娛樂,夜間的火光與濃濃的黑暗形成強烈對比。因為有了人為的燈光才產生了夜景,黑暗之中暗藏的是工業革命帶來的剝削與勞動。如此看來,這幅畫並非是單純呈現我們對夜的印象,而是要傳達強烈的社會批判。

如果你接受我的說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幅畫,你可能會因此喜歡上惠斯勒的作品。這種改變代表了什麼?在這個案例中,我對作品提出一個不同的詮釋,而我透過說服你接受這個詮釋來讓你對作品產生不同的美感經驗,改變了欣賞畫作的品味。用哲學的術語來說,我透過提出一個論證來改變觀者對審美對象的美感經驗。這其實就是說服別人接受自己品味的一個標準流程。

 

「品味」有沒有客觀性?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質疑這樣的論理方式是否有客觀性,也就是是否奠基在普遍的審美標準。畢竟,品味是根源於文化,而文化沒有普遍性;相反的,文化正是因為具備差異性才得以存在。你大概很難說服不同文化的人接受你的品味,因為在你的論證當中所涉及的品味標準不見得放諸四海皆準。也許在某個文化中,胖才是美,懂得欣賞胖的人才是有品味。如此一來,「瘦就是美」的原則對這個文化的人來說是沒有說服力的。回到惠斯勒的例子,也許某個文化社群對夜晚的看法十分不同,對他們而言,黑夜少有負面的涵義。如果是這樣,他們不見得會認同剛剛所提到的工業革命的解讀。

但文化差異性也無法成為壓倒性的反駁,因為反過來說,除了文化差異性,我們也可以找到很多跨文化的共同性。例如,我們大概很難想像有哪一個文化會認為對稱、和諧、秩序感這些性質無法帶來美感。如果跨文化的品味標準的確存在,那麼品味不是客觀的說法就不盡然正確。

上述的討論也帶出了對品味客觀性的第二個反駁:在品味的討論中,任何一個可以用來支持審美判斷的理由都可以被反駁。當一個人說:「因為瘦,所以美。」永遠都有人可以說:「因為瘦,所以不美。」這樣的現象在科學推理中不太可能出現,因此品味並沒有客觀性。但也許我們可以說,審美判斷追求的並不是普遍性(universality),也就是要所有人必須(must)接受某個結論,就如同我們必須接受科學定律一樣。倒不如說它給了我們另一種選擇,也就是呈現了另一種美感經驗,並且說服我們這樣的經驗有價值。

最後一種反對品味有客觀性的說法認為,在藝術的領域中,挑戰規則與慣例往往被視為是具備原創性的表現,如果品味有客觀性可言,那麼創作者就沒有超越的對象,藝術創作也就沒有自由可言,因為這代表美存在規則。

蘇格蘭哲學家休姆(David Hume)有一篇非常著名的論文,叫做〈品味的標準〉(Of the Standard of Taste),回應了以上的反駁。休姆認為,品味的標準是由一群可靠的鑑賞家所決定,所謂可靠是指不受任何偏見汙染而且具備良好的訓練與薰陶。這樣的一群人所達成的共識就構成了品味的標準。但這不代表品味的標準就如同科學定律般客觀,獨立於我們的心靈而存在。休姆認為品味來自人主觀的情感,是主觀的情感讓事物染上了美的色彩,而非事物本身具備某些特性而讓我們感到美。換句話說,品味是一種偏好,這種偏好是審美判斷的前提而非結論。鑑賞家的品味反映了他的人格特質,例如敏感度以及洞察力。因此我們應該將重點放在鑑賞家身上的特質,而非事物身上的特質。後者是一條死胡同,因為我們永遠找不到標準答案。

你是否認同休姆的說法呢?有些哲學家認為休姆的理論並不一致。一方面,休姆承認品味有高低之分,也就是有好的鑑賞家與差的鑑賞家;另一方面,他認為品味來自主觀的情感。這兩者似乎有衝突。對於休姆的文章該如何詮釋,目前學界還有很多爭論。但無論如何,對於品味是否有標準可言,休姆還是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答。

在下一季的節目中,我們要談談邏輯思考。在台灣這個政治紛擾的環境,邏輯思考顯得特別重要。當媒體充斥著假新聞、政治人物滿口漂亮的謊言,我們應該如何用理性思辨來消化接收到的訊息呢?除此之外,每天都有不同的公共議題在延燒,隨著社群媒體的發達,民眾對於公共議題的參與也顯著提高。但要進行有效率的討論,邏輯思考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下一季的節目將替大家裝備基本的思考配備。這是《哲學好好玩》,鏡文化製作播出的播客節目,我是主持人林斯諺,我們下次再見。

除了替鏡文化粉絲專頁按讚留言,不錯過精彩節目,跟上播客趨勢,趕快加入「鏡文化podcast社群」,一起討論分享Podcast吧!

參考文獻:Scruton, R. 2011. Beaut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圖片來源:東方 IC

 

聽「鏡文化 為你朗讀」聲音頻道

 

還不知道什麼是Podcast?

Podcast(播客)是一個可以用手機訂閱的聲音頻道。訂閱「鏡文化為你朗讀」後,只要有新節目,手機就會自動幫你下載。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網頁版的用戶,也可以鏡週刊文化版官網,看到我們最新的節目。

💗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跟愛的鼓勵:goo.gl/yzh6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