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資訊
因為不想重複自己,寫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和《上流兒童》之後,吳曉樂原本不打算短期內再寫同類型的題材,《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卻提早排進她的寫作時間表。
2019年、2020年台大、台中女中接連發生學生自殺事件,閱讀事件的報導,吳曉樂發現,很多人留言回應:很羨慕、我懂他、我也想……,這些留言透露的訊息,讓吳曉樂在意——為什麼不是一個人不想活下去,而是一群人不想活下去?
吳曉樂形容自己是「心痛系」作家:「一個主題如果不能讓我感到心痛,我就不會想寫它。」沉澱一段時間後,吳曉樂決定動筆書寫《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她說:「這本小說與其說是我去寫它,不如說是它來找我。」
【本集重點】
03:35 我希望在4、50歲之前,盡量用十萬字左右的規模去回答我關注的問題
11:17 我花很多心思去面對,怎麼旁聽一個人的痛苦
13:18 受訪者也想知道,我是怎麼去理解他們這段不快樂的回憶
16:10 蘇明絢決定自殺的原因,我盡可能寫得模糊
22:10 在整個考試的制度下,學生們就好像處於薛丁格的狀態
27:21 如果老師的角色讓人喜歡,不一定是我的功勞
延伸聆聽:
【鏡好聽製作有聲書】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錄音師:謝佩妤|製作人:林文珮
★《鏡好聽》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殺諮詢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鏡好聽》: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鏡好聽》App: 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追蹤《鏡好聽》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追蹤《鏡好聽》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 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