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資訊
現在的學生已經可以在中小學的課堂上直接學習性別研究的知識,然而,多數的成人都沒有相關的經驗背景。性平教育的內涵為何?離開校園後,它與一般的人的關係又是什麼?
本集主持人為李佩雯,來賓是清大通識教育中心及學習科學研究所的教授謝小芩。她認為,講到「教育」,一般人會將它跟「學校」畫上等號,然而,教育是經驗的改變跟成長,我們一生的角色一直在變化,所有的社會情境都是跟性別有關的。例如今年夏天在台灣發生的 #MeToo 事件,就是給整個社會的性別教育。
她的研究也討論了大學及研究所男女選科選系的主題。在台灣,即使現在兩性入學機會幾乎平等,但男性集中理工、女性集中人文藝術領域的性別隔離現象仍舊非常明顯,原因是什麼?在西方國家又有什麼不同的發現?
本集重點:
08:24 成人以後怎麼接觸性平觀念?等碰到事情了才會知道
17:00 大學選科性別隔離現象:男理工、女人文的天花板
24:49 男孩轉向的問題:在不同領域,男孩的表現都比女孩差?
29:46 女性主義給問嗎:如何認識不同性別認同的人?
【本集節目是由女學會與鏡好聽共同製作播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
每週四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本集主持人:李佩雯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謝佩妤
延伸聆聽
|李佩雯《不只是女性主義》S02EP01 |台灣#MeToo 運動:在我們的社會裡,有沒有看見真實、承認錯誤的文化?ft.王曉丹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