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好聽

鏡好聽全新APP上線 體驗全面升級,即刻下載

下載
節目 藝術人文

EP02|美術|梅丁衍:我把創作當做一個自傳,或者自我療癒、自我摸索 ft.黃海鳴

單曲長度 00:37:50
發布時間 2024-05-03
專輯資訊

info


資訊


「我常常跟藝術圈朋友開玩笑說:我必須節制我的創作慾,因為假如說我畫抽象畫,我一天可以畫1000張!但我不想扮演那樣角色。」    

     

梅丁衍是一位充滿批判性的藝術家。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後,他在龍門畫廊舉辦了第一次個展,1983~1992年赴紐約求學、居住,九○年初回台定居,任教於北藝大、彰師大、台藝大等藝術學府,一面教書,一面創作。    

    

身為一位在台灣出生、成長的藝術家,梅丁衍畢生的創作主題,就是身分認同與國族認同,重要作品包括:《三民主義統一中國》(1991)、《思愁之路——錦繡華夏》(1993)、《哀敦砥悌》(1994)、《戒急用忍》(1998)、《給我抱抱》(2000)、《尋梅啟事》(2014)等。    

    

前北美館館長、資深策展人黃海鳴說,梅丁衍批判社會、批判政治的方式,是運用各種物件、符號的辯證關係,促使閱聽者產生思考:「面對這種作品,你所得到的開啟性,會比其他的藝術家的開啟性更高。」   

     

主持人:黃海鳴(前北美館館長、資深策展人、藝評家)   

    

來賓:梅丁衍(第23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主)   

    

   

【本集重點】       

03:45  把國家當做主題來創作的藝術家,在國內外都很少     

09:43  八○年代紐約的藝術風潮是「亂畫」,Bad Painting   

13:02  因為在親共媒體工作,我開始思考,華人當代藝術的身分認同   

17:52  創作《思愁之路——錦繡華夏》,我就讓蠶在地圖上自己找絲路   

23:58  「戒急用忍」這個主題太好了,就是談錢,而且又涉及兩岸   

36:32  我看到的是「林」,這個「林」就是中華民國的狀態   

    

【延伸聆聽】   

S2EP00 林淇瀁(向陽):他們以旺盛的熱忱跟生命力,積極開創獨特且具時代性的美學風格    

S2EP01|戲劇|陳鳳桂(小咪):有在藝霞打下的基本功,才造就了今天的小咪 ft. 傅裕惠、施如芳     

       

【本節目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鏡好鏡製播】       

每週五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   

    

攝影:劉振祥    

聲音設計:劉寶苓    
錄音後製:劉寶苓、謝佩妤   
製作人:林文珮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