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資訊
一般我們會認為科學強調理性,藝術強調感性,但其實,對於藝術的討論需要很高程度的理性思辨,這反應在對於藝術定義的討論。
上週我們介紹了科學方法,簡單說明科學家怎麼做科學,也順帶談到科學方法在推理小說中扮演的角色,還沒收聽的朋友們,有空記得回去追蹤一下。
今天的節目,話題要轉向一個看似跟科學對立的議題:藝術。一般我們會認為科學強調理性,藝術強調感性,但其實,對於藝術的討論需要很高程度的理性思辨,這反應在對於藝術定義的討論。我們先來看看幾個例子:
鳳梨放上展台就是藝術嗎? 你認為的藝術是什麼
2016年在美國曾發生一件有趣的事,一名男孩在參觀舊金山的美術館後,對於某些當代藝術作品感到不解,不確定為何那些奇怪的東西可以被稱為藝術品。為了測試大家的直覺,他將自己的眼鏡放在展覽廳地上,然後觀察群眾的反應。果不其然,眾人的目光很快就被眼鏡吸引了。有人盯著牆上的解說牌想要把內容跟眼鏡連結起來,也有人煞有其事地趴到地上替眼鏡拍照。顯然大家都把眼鏡當成藝術品在欣賞。當這名少年把眼鏡收回時,所有人都露出錯愕的表情。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2017年。一名英國大學生出於惡作劇,買了一顆鳳梨並把它擺在美術館內空的展覽台上。結果館方竟將鳳梨罩上玻璃保護,儼然將鳳梨當成藝術品,此舉也吸引許多人來欣賞這顆鳳梨。以上這2件事都上了新聞,引發不少有趣的討論。
事實上,早在1917年法國藝術家杜象就有類似的嘗試。杜象在五金行買了一個小便斗,把它命名為《噴泉》,投稿到美術展的徵件活動。後來《噴泉》成為20世紀前衛藝術的經典作品之一。1964年美國藝術家安迪‧沃荷發表了作品《布瑞洛盒》,盒子的外觀與市售肥皂盒一模一樣,無法區辨。這些例子不禁讓我們開始思考:藝術到底是什麼?任何事物都可以是藝術嗎?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追問藝術的定義。
哲學家如何討論藝術
要談藝術的定義,首先必須釐清「藝術」這個詞的2種使用方式。有時候我們欣賞了一個很棒的作品,我們會不自覺地發出驚嘆,說:「這才是藝術!」在這種情況中,我們其實是把「藝術」這個詞當作評價性的語詞來使用。也就是說,只有好的作品才叫做藝術,不好的通通不算。若把「藝術」這個詞做評價性的使用,那不可能會有壞的藝術作品,因為只要是藝術就一定是好的作品。用這個方式來看待藝術的人必須進一步說明什麼才叫做「好」。
但「藝術」這個詞不一定要帶有評價性的意味,它也可以中性使用,也就是不用好壞來定義。大部分的哲學家對中性的使用方式比較感興趣,因為如果「藝術」這個詞只能用來指涉好的藝術品,而不能拿來談壞的藝術品,這代表當你到美術館參觀時,裡面展示的作品不會全部都是藝術品,只有價值高的那些才是,這個結果似乎有點奇怪。哲學家感興趣的是,我們是否能找出一個藝術的定義,據此來描述為什麼某些作品會被認定是藝術品,但某些不會,這樣的定義並不把「價值」視為藝術的判準,因此可以同時囊括好的藝術作品跟壞的藝術作品。
藝術有沒有「本質」?
釐清了評價性與描述性的使用方式後,接下來我們就要談談以後者而言,「藝術」究竟可以如何被定義?歷來哲學家提出了不少看法。例如,許多浪漫主義時期的人,認為藝術是情感的表達,如果作品成功傳達了情感,那便是藝術;20世紀早期的形式主義者認為,藝術的本質就是某種重要或有意義的形式,只要作品具備該種形式便是藝術。這些早期的定義試圖尋找藝術的本質,也就是所有藝術作品的共同點,只要具備這個本質就是藝術,沒有就不是。這種認為藝術具備本質的看法稱為本質主義。
本質主義者的嘗試不算成功,因為他們所提出的定義總是會遭遇反例。就拿形式主義者的定義來說,抽象畫就會是一個反例,因為這類畫作在構圖上,很難說具備什麼有意義的形式,但我們並不會認為抽象畫不是藝術。想要在所有的藝術作品中找到一個共通點的企圖,並不容易達成,總是會有新的作品打破舊的框架。
不談本質,那作品間的「相似性」足以定義藝術嗎?
本質主義所面對的挑戰,讓一些哲學家開始去思考藝術定義的可行性。美國哲學家摩里斯‧懷茲在1956年提出了藝術不可定義的說法,認為藝術沒有本質存在。他援引了哲學家維根斯坦的理論,來說明本質主義的想法是行不通的。維根斯坦以遊戲為例子。什麼是遊戲呢?如何定義遊戲?當我們仔細去找遊戲的共通點,會發現根本找不到任何共通點。
我們真正可以找到的,是遊戲彼此之間的相似性。例如,卡片遊戲跟(絕大部分)桌遊都會用到卡片;球類運動都會用到球;很多遊戲都有競賽性質。簡單說,遊戲A與遊戲B在某方面有共通點,遊戲B與遊戲C在另一方面有共通點,但3個遊戲卻沒有共通點,是彼此之間的相似性,讓3者都歸在遊戲這個概念底下。這就像一個家庭的成員彼此之間的臉都在某方面相似,但真的細究才發現,大家其實沒有一個共同點。懷茲認為,這種家族相似性適恰地說明了藝術的概念。藝術並沒有本質,有的只有相似性,而正是這種相似性,讓我們得以使用「藝術」這個語詞。
藝術的反叛性
懷茲進一步論述,他認為本質主義並沒有把握到藝術的精神。藝術的精神在於反叛,當本質主義者自以為成功地用某一種本質定義了藝術時,總會有新的作品打破這樣的定義。藝術的概念是一個開放性的概念,抗拒任何限制。挑戰傳統、打破框架、求新求變就是藝術的反叛性,這種反叛性讓本質主義的定義方式成為一條死路。
懷茲所標榜的反本質主義掀起很大的波瀾,一時之間,許多人都對定義藝術失去了信心。但反對者指出,懷茲的說法恰好證明了藝術是可以被定義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既然藝術具有反叛性,這不就承認藝術的本質是反叛嗎?懷茲的說法是自打嘴巴。當然,這個反駁可能不盡完美,因為並非所有的藝術作品都具備反叛性。但對本質主義者來說,這裡其實出現了一線曙光。
仔細想想,如果一個作品具有反叛性,那反叛性是怎麼來的?顯然它不會完全來自作品本身。反叛預設了被反叛的對象或傳統,如果沒有先在的作品或藝術傳統,反叛根本無法成立。換句話說,反叛這個性質,是來自作品與作品之外的事物之關係,它對作品來說,並非是完全內在的性質。這其實跟本質主義者原本在談的本質有所不同,因為所謂的本質,是完全內在於事物。
向外還是向內?
雖然如此,反叛性的例子其實指引了本質主義者一條明路,也許藝術的定義要另闢蹊徑,不應該往內在於事物的性質去尋找,而應該考慮外在的因素。一個非常有名的外在性定義由美國哲學家喬治‧迪基所提出。根據迪基最早期的定義,只要一個人工製品被足以代表藝術界的人認定是藝術,那它就是藝術。這樣的定義無涉於作品本身的任何性質,而是考慮了外在於作品的因素──也就是藝術界──來為藝術下定義。利用外在條件來定義藝術的方式讓許多人重拾信心,藝術似乎還是可以被定義的。
關於藝術是否可以被定義,當代哲學家仍爭論不休。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個問題沒有意義,能不能定義又如何?這很重要嗎?但我認為這不是有沒有意義的問題,而是很多藝術品或案例,會讓我們自然而然想追問這個問題。就如開頭提到的2則新聞還有杜象以及安迪‧沃荷的作品,都迫使我們去思索藝術的定義究竟是什麼。既然這個問題的確存在,那麼討論它就不能說沒有意義。相反的,透過這樣的理性思辨,我們對藝術的認識可能會更加深入。這也許就是這個哲學問題的意義之所在。
在下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要談談法律。該怎麼詮釋法律條文呢?對法條意義的理解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判決,影響十分重大。但究竟什麼樣的詮釋方式才是恰當或正確的?歡迎下週四一起來探究這個有趣的問題。這是《哲學好好玩》的林斯諺,我們下次見。
圖片來源:東方 IC
來來來哩來!填問卷抽大獎
《語言好好玩》 x 《哲學好好玩》 x 《心理學好好玩》,第一季節目即將進入尾聲。感謝各位好好玩之友在空中的支持。經過10週的認識我們也想聽聽大家的聲音~只要填寫各節目問卷,就有機會抽中 #鏡文化 深受大家喜愛的專欄新書《吃便當》。
➽活動時間:2019.2.20(三)-3.10(日)23:59截止。 3.11(一)上午公布得獎名單。
➽活動辦法: 只要填寫各節目問卷,填完後留下連絡信箱或手機,每個節目都提供3本獎品抽出幸運兒。數學老師說:3份問卷都填,中獎機率會大大提升唷!
✎「語言好好玩」問卷:www.surveycake.com/s/8anNK
✎「哲學好好玩」問卷:www.surveycake.com/s/7kneB
✎「心理學好好玩」問卷:www.surveycake.com/s/9knvq
--註1:本活動歡迎世界各地的讀者給我們意見回饋(寫什麼語言我們都會試圖理解),但是礙於寄送問題,中獎者若無在台灣國內可寄送的地址,獎品將候補給下一位幸運兒。
--註2:若3個問卷都填,就有3次中獎機會;然而為求公平,若已中獎,第2份再中獎,便將機會順延給下一位。
--註3:本活動需留下聯絡方式,若未留聯絡資訊或公布後24小時內未回覆,視同放棄資格,將自動遞補下一位得獎者。
聽「鏡文化 為你朗讀」聲音頻道
- 用iPhone訂閱:goo.gl/WQVkRS
- 若為Android系統使用者,可下載Google Podcasts或其他聆聽Podcast的軟體,並搜尋「鏡文化 為你朗讀 / Mirror Culture」
還不知道什麼是Podcast?
Podcast(播客)是一個可以用手機訂閱的聲音頻道。訂閱「鏡文化為你朗讀」後,只要有新節目,手機就會自動幫你下載。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網頁版的用戶,也可以鏡週刊文化版官網,看到我們最新的節目。
💗 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跟愛的鼓勵:goo.gl/yzh6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