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好聽

鏡好聽全新APP上線 體驗全面升級,即刻下載

下載

EP01|我要成為好人好事代表──助人真的為快樂之本嗎?

單曲長度 00:22:02
發布時間 2019-04-26
專輯資訊
蔡宇哲
追蹤 46
作品 3
戴伸峰
追蹤 153
作品 5

info


資訊


第二季開始,將會從心理學來聊聊人性中的光明與黑暗。本集與大家談談最能代表好人的行為──助人與利他。大家是否曾經在路上向陌生人求助過呢?如果找不到目的地,你會堅持繼續用Google Maps,還是直接問路人比較快?很多人覺得向人求助很可怕、害怕被拒絕,但其實大多數人的天性,其實會傾向於幫助別人的。

 

拒絕別人也是一種善良?

請大家先想像一個情境:如果在路上有陌生人想請你幫忙,你確定他不是詐騙,你有空、心情沒有不好、能力也做得到,但是你當下卻不想幫忙,這個時候你會怎麼拒絕他呢?

  1. 很直接的回答我不要,也就是:直接拒絕,不加任何的理由;
  2. 隨便給一個理由拒絕,不管這個理由是真的還是假的。

之前在粉專調查時,1800多個人投票,57%的人選擇拒絕時順便加理由,43%的人直接拒絕不加任何理由;換句話說,有將近六成的人覺得應該要給一個理由,再來拒絕別人。實際上如果有人當面提出要求,我相信給出拒絕理由的比例會再更高。

研究發現,如果要請人家幫忙,當面提出請求比較容易被接受,畢竟直接面對面對方會比較不好拒絕。這樣就有意思了,為什麼不想幫忙還要給理由呢?這又不關你的事。難道是因為覺得直接拒絕好像有點過意不去?為什麼人會覺得過意不去呢?其實是因為你覺得好像應該幫忙,但是你又沒有意願,所以會覺得過意不去。不少研究都先讓人評估找陌生人幫忙時,對方願意幫忙的機率有多高;這些研究大多發現相似的結果──我們會低估陌生人願意幫忙的機率。換句話說,一般人是傾向於幫助別人的。

 

幫忙與接受幫忙

生活中常見的助人行為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在大眾運輸工具上的「讓座」。我有個很特別的經驗,有次捷運位子坐滿了人,此時一位老先生上車,一位坐在博愛座的男學生馬上就起身要讓座給老先生;不料這位老先生一直推辭、不願意坐,但學生也不好意思再坐回去,兩個人就在僵持在那裡。最後,學生走到別的車廂去站,顯示「破釜沉舟要讓座」的決心;老先生還是一直站著,直到下一站後別的座位有人離開了,他才走到那個位子坐。

我心想,那位男學生在這次經驗後,可能會對「讓座」產生一些陰影。我也曾聽說過有人要讓座給孕婦,卻發現對方根本沒有懷孕的糗事;這些經驗都會讓人尷尬,以至於下次出現類似需要幫忙的時刻,就有讓人遲疑不敢行動。

 

助人的5個階段

心理學家提出「助人」的理論,解釋產生「助人」的行為時,會依序有5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些因素會讓人更願意或更不願意幫助他人。

第1個階段:發現。當然,要幫助別人,必須要先發現有人需要幫忙。隨著社會越來越進步,現代人在公共場合、走路時可能在划手機、聽音樂、或者是跟朋友講話,就有可能忽略了需要幫助的人。除非是路上有人圍觀,或者是發出巨大聲響,才容易吸引人注意。剛才分享的捷運讓座案例,那位男學生沒有裝睡,也看到了老先生進車廂,所以理所當然的「發現」了需要幫助的對象,此時就進入第二個階段。

第2個階段:「理解」。理解,也就是把所看到的事件定義為:一個「需要旁人幫忙」的事件。比方說,一個老太太獨自拿著大包小包緩緩的在過馬路,已經快要紅燈了,這就是一個需要幫忙的「扶老太太過馬路」事件。但有些情況卻很難判斷,例如:路上一男一女在追逐,追到後來拉拉扯扯,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呢?如果他們在喊著:「你聽我說你聽我說你聽我說」跟「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就可以理解這是男女朋友在吵架,而不太會出手幫忙;但如果你判斷這對男女彼此是陌生人,那出手相助的機會就提高。從這個例子可以知道,狀況發生時要先能理解,無法理解的話就會減弱人們出手相助的機會。在真實生活中要「理解」並不容易,而在博愛座讓座的例子下,理解這部份就會有些模糊空間。

第3個階段:「責任」。就算你已經「發現」而且「理解」了,但你該出手的責任有多大呢?或許有人說「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但還是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像是「圍觀的人數」。有一個很有名的「責任分散」實驗,心理學家發現如果事件周圍越多人的話,就越容易造成責任分散,因為大家覺得別人也有責任。換句話說,旁觀者越少,自覺的責任就會越大;相反的,旁觀者越多,自己的責任就變小的,也就不見得會出手相助了。以博愛座設置的例子來看,因為文化約定俗成說這是需要優先讓給需要的人坐的,所以那位學生的責任就變大了。

第4個階段:「判斷」。當你認為有責任後,也得判斷該怎麼幫忙。例如有人受傷躺在路邊,正在出血,不知道有沒有呼吸;如果你不懂急救、不會包紮也不會人工呼吸,旁人已經叫救護車,那你身為路人也就無能為力。回到博愛座讓座的例子,如果學生前面對於狀況的理解是需要幫忙,這邊的判斷就相對容易,就是起來讓座。

第5個階段:「開始行動」。雖然都已經判斷自己有能力幫忙了,還是有可能會受到「圍觀抑制效應」影響。也就是:做了助人行為後旁人的觀感。例如以前我看過的一個短片,請小女孩獨自可憐地蹲在路邊,看路過的人有誰會停下來幫忙。實驗後發現,會停下來幫忙的大部分都是女性;他們訪問一位沒有出手的男性為什麼不去幫忙,他說:「我有注意到他似乎需要幫忙,但因為我是獨自一個男性,這樣去向女童搭話,別人會怎麼想?」正是因為旁邊有很多人,他擔心是否會引起其他人的異樣眼光,或者是讓自己覺得尷尬。

在男學生讓座的例子中,行為本身不至於有圍觀抑制效應,但如果他經歷過例子中的尷尬情況呢?這可能就會變成一次的尷尬回憶,下次遇到類似情況時,就有可能會擔心發生同樣的情況,而有遲疑或不行動。

從這五個階段來看,人的行為相當地複雜,光「幫忙」就可以拆解成5個階段跟好幾個影響因素。所以,即使人的天性是願意幫忙別人的,但隨著社會化越來越多元複雜之後,影響我們助人的因素也越來越多。

 

那為什麼要幫助人?有什麼好處?

助人除了是天性使然以外,也會讓人比較快樂、有幸福感。有一個研究找來一群大學生,請他們記錄每天的幸福感,以及當天是否有幫助別人的行為。最後發現如果他做很多幫助別人的小事,那一天會明顯地比較快樂。

為什麼幫助別人會快樂呢?其實人是因為人很會比較,我們容易不自覺跟自己生活周遭的人比較、跟自己的目標人物、也就是向上做比較,卻很少會向下比較,去注意到社會的弱勢、那些過得比自己還差一點的人們。也因為這種特性,我們常常在比較中受挫折,就不容易快樂。但當幫助他人時,注意力就會變得更廣一點,會發現他人的困難或者是痛苦;反觀自己的情況其實比他好一些,就會有種慶幸自己過得還不錯的感覺。

另一種說法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原因,就是對自我知覺的影響。當做一件好事時,就會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樂於助人、有同情心的人,這樣的觀點就能讓你覺得自己是有自信、樂觀、有用、可以幫助別人的人,也因此獲得了「控制感」,覺得自己可能是更有天賦的人;此時也會提高自我效能。簡單講,就是幫助人,也順便覺得自己好棒。

 

無條件助人好嗎?

助人行為整體來講是件好事,但還是需要提醒大家,必須要是自動自發地幫助別人,才會讓幸福感有所提升。如果說是被迫幫助他人,幸福感就不太會提昇。所以,當家長或是老師指定學生、孩子去幫助誰,然後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其實要注意他自身的意願,如果自身是沒意願甚至是反抗的,強制他去做可能會有反效果哦。

另外,做好事也必須要注意對方是否願意接受你的幫助,以及你是否確實知道對方需要什麼幫忙,也就是五階段中的「理解」跟「判斷」。例如,有一些人會覺得接受幫助是件不舒服的事,會覺得自己好像是弱勢、受了別人的恩惠,所以不想被幫助(像被讓博愛座的老先生)。另外一種情況是,你可能好心要幫忙,但其實幫不上忙,甚至有可能會搞砸。例如,看到一位坐輪椅、行動不方便的人要上下階梯,很多人會想要去扶他或是幫忙移動,但如果不清楚他的情況或是不知道怎麼幫忙,反而會讓狀況更糟。

這一集談了助人的行為、原因以及五個階段,下週將由戴伸峰和大家聊聊,為什麼有些人會刻意陷人於不義、甚至做出犯罪行為?

 

圖片來源:東方IC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或下載APP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收聽更多《鏡好聽》獨家內容:voice.mirrorfiction.com

| 免費下載《鏡好聽》App: 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追蹤《鏡好聽》Facebook: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追蹤《鏡好聽》Instagram: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