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資訊
EP02|當死亡成為祝福,凶手還是凶手嗎?ft.張國立《乩童警探:死亡的深度》
「我曾在一個宮廟看到一個30多歲、貌似流浪漢的男子。宮廟裡的人說,他以前是乩童,因為犯了戒,所以神明離開他而去。對於乩童來說,神明離開是很痛苦的,所以他每天在宮廟裡面,希望神明再上身,有時候也會故意的、假的「起乩」,……這是我想要把這個事情跟警探連結在一起的主要動機。」~~張國立
著名的「推理十誡」有一條戒律是:「故事中不可存有超自然力量」。小說家張國立的「乩童警探」三部曲,卻偏偏創造了一位「乩童」警探,不但打破了「戒律」,更將冷硬派這個歐美推理小說的潮流在地化,偵探不再高上大,而是彷彿就在我們身邊。
【寫作本書最痛苦的地方】
翟翱:我們的節目有一個一開始的例行提問——就像您小說中的警察偵訊一樣——請問您:《乩童警探》三部曲,您寫到最後一部《死亡的深度》時,會不會覺得很痛苦、很多梗已經快要用完了?
張國立:我受到歐美推理小說的影響比較大,歐美推理小說注重的是偵探這個人的人生,也就是說,當主角(刑警、偵探)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必須先面對自己,待他把自己的問題解決之後,才有辦法破案。寫《乩童警探》我便是按照這個方式來寫主角「羅蟄」這個人,他在小說裡就要面對很多他自己的困境。所以沒有痛苦;也沒有陣亡。
【本集精華】
05:23 推理小說裡面絕對不能讓神明來破案。
08:05 我不太可能撇開我所了解的世界,去寫比較年輕的世代;所以我創造了一個警官、一個法醫,是我這個世代的。
09:30 台灣的原生力量是在宮廟裡面,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是每個廟宇去請國運籤詩的。
15:48 人的出生那天就知道自己的結果是死亡,學校卻都教育你未來、未來……,其實我們的未來就是死亡。
25:17 每個人都會有一套他的正義(說服自己),可是真的犯了錯誤時,還是會心虛害怕。
張國立照片提供:鏡文學
【寫作就是醬】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節目,每月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製作人:林文珮
錄音、後製:劉寶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