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資訊
4月15日,義大利人瑞艾瑪·莫拉諾(Emma Morano)去世。艾瑪出生於1899年11月底,還沒有過今年的生日,按洋人的算法,她享壽117歲,我們東方人論年頭不論生日,會多算一歲。無妨,怎麼算她都是全球最長壽的人,有多少人在人生最後一刻還擁有一個「世界第一」的頭銜?
艾瑪因為這個頭銜,不斷有媒體採訪,特別是生日那天,焦點都在她的高壽與養生之道。艾瑪可能天生異稟,她有兩個妹妹在世合計超過200歲,小妹6 年前過世時已102歲。可是艾瑪透露的長壽祕訣卻違反常識。她從少女時代就因貧血遵醫囑每天吃三個蛋,其中兩個生食。這個處方的來歷令人好奇,因為貧血與維生素B12的關係直到1920年代才釐清(1934年獲得諾貝爾獎)。2015年紐約時報的特派員卻忙不迭地算出艾瑪大概已吃下十萬只雞蛋,那麼多膽固醇,怎生是好?
艾瑪還相信她不到四十歲就把老公趕出門、一人獨居是另一祕訣。各國的高齡人口統計卻顯示:有配偶的人健康狀況較佳、壽命較長。義大利是天主教國家,直到1970年才能合法離婚。這件事反映的是艾瑪的性格,她說追求者大有人在,但是她堅持不再受人支配。
自兩千年以來,還沒有人過120歲生日。
有趣的是,關於艾瑪的報導都沒有提到「人的絕對壽命並沒有增加」的事實。自兩千年以來,還沒有人過120歲生日。我們從小熟悉的作文金句「科學發達、醫藥昌明」顯然沒有延長人的絕對壽命。平均壽命倒是有很大的變化,從十九世紀末的四十歲,到二十世紀末的八十歲。回顧兩千年那年在媒體上哄傳一時的一則報導,事過境遷,更覺諷刺。
兩千年最大的科學新聞,是6月26日英美兩國領袖透過視訊共同宣布人類基因組計劃(HGP)已完成「草稿」(draft)。這雖然是HGP的終點,卻是人類基因組科學的起點。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每個人對這個發展都有熱心的理由。為了向納稅人(金主)交代,相關科學領域的大老更有義務出面解說、宣傳整個計畫的意義與展望。
一開始,解除病痛、促進健康就是HGP的目標。從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衛生院的出版品,一直到報紙的科學版,都在宣傳那個目標。因此隨著HGP即將完成的新聞,對於它可能帶來的福祉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預言。其中最聳人聽聞的莫過於「人類壽命甚至可延長至一千二百歲」。
根據當時的報紙,那是英國生物倫理學者哈里斯(John Harris)提出來的。他預期科技的進展可能消滅疾病、阻止老化,甚至更新組織、器官也不再是夢想。人因此可能突破120歲的壽限,活得更長更健康。到那時人的壽命比起現在,簡直與「不朽」無異。為了強調這一點,哈里斯引用老化專家奧斯塔德(Steven N. Austad)的推算:人的平均壽命可能達到一千兩百歲。其實哈里斯用不著誇誇其談,即使現在60歲的人都能活到120歲,絕大多數都難以想像未來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子吧?
願景應該是什麼?延長壽命,還是解除病痛、促進健康?
哈里斯是哲學家,也是英國第一代生物倫理學者,對生物醫學累積了豐富的常識。他引用奧斯塔德的推估,是明智之舉。因為他想討論的是,像HGP這種投入龐大公共資源的研究計畫,願景應該是什麼?延長壽命,還是解除病痛、促進健康?從小熟讀「反烏托邦文學」的廿一世紀公民,應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先進的生物醫學技術?奧斯塔德提供的數字只不過令人更容易進入《美麗新世界》罷了。
奧斯塔德的推算來自一個簡單的事實。在美國,女性出生後的第一年,死亡風險大約是千分之一。十歲那年死亡風險最低,降到千分之一的四分之一;十一歲之後開始上升;三十出頭,逐漸追平人生的第一年,繼續上升。最後碩果僅存的人就是高齡人瑞。因此奧斯塔德推論,要是我們能永保10-11歲的健康與活力,平均壽命可望高達1200歲,而且每一千人就有一人能活到一萬歲。
奧斯塔德一定沒有想到,他1997年就發表的推算((Why we age?);《老化之謎》)(註1),3年後由哈里斯變成了熱門話題。哈里斯的意思是,對於科技發展造成的道德與社會議題,我們必須預做討論,籌謀對策,甚至預做決定,做還是不做?思慮不周與無謂的恐懼都可能導致令人遺憾的後果。
兩千年的熱門議題已經遭人遺忘,「善終」成了當務之急。
例如新科技往往需要投入龐大資源,無論公私,因此新科技必然會進一步分化貧富不均的世界,創造新的歧視、新的不公。而且,即使投資目的不是延長壽命,消弭病痛、促進健康一定會造成延長壽命的結果。發明抗生素就是明顯的例子。
回顧這些討論,再面對《經濟學人》報導艾瑪去世那一期的封面故事「如何善終」,心裡的感覺格外複雜。不知怎地腦海裡湧出一首歌Blowin' in the Wind(隨風而逝?)。兩千年的熱門議題已經遭人遺忘,「善終」成了當務之急。
3年前,美國賓州大學生物倫理學者伊曼紐(Ezekiel Emanuel)公開主張:對於年滿75歲的人,應禁止以醫療手段延長壽命。伊曼紐不是紙上談兵的蛋頭學者,他除了生物化學專長,還擁有哈佛醫學院、哈佛政治學博士雙學位,是乳癌專家。因此他也反對安樂死,反對醫師協助病人死亡,因為「不傷害病人」是西方醫師的第一戒律。伊曼紐說他願意在75歲從容就死。哈里斯評論道,那是18年以後的事,也是他的主張最不可信之處;人會變,誰知道自己18年後想望什麼?何況經驗研究顯示,人在面臨死亡威脅之際,例如癌症末期,總是想求生,除非生不如死。(註2)
不過,翻看舊報紙就知道,伊曼紐提出的並不是新鮮點子。兩千年聯合報健康版為哈里斯的預言發動了一場「大家談」,題目是「如果我能活到一千二百歲」; 有一位讀者便主張「百齡歸天運動」(2000年09月08日,署名廖民權,桃園中壢)。我想像舊報紙在風中飛揚翻滾,偶爾一張落在眼前,上星期的、上個月的、去年的、十年前的……,頭版頭條都顯得陌生又熟悉。Blowin' in the Wind……
艾瑪,安息吧。
- 奧斯塔德著作《Why We Age: What Science Is Discovering about the Body's Journey Through Life》已有中譯版本,書名為《揭開老化之謎-從生命演化看人的生命歷程》。
- 參見相關文章〈人類的天年〉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DYXM.htm
作者小傳─王道還
台北市出生,從小喜歡閱讀,但是從未想過寫作,因為小學五年級投稿國語日報兩次皆遭退稿。大學三年級起意外接到翻譯稿約,以後寫作亦以翻譯為起點(意思是抄襲)。在思想上,對於「思考」產生全新的認識,是在高二暑假讀了《西洋哲學史話》(台北:協志工業出版)、《相對論入門》(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兩本書。從高一起就對演化生物學發生興趣,後來以生物人類學為專業可能並非偶然,可是對科學史、科學哲學的興趣從未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