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好聽

鏡好聽全新APP上線 體驗全面升級,即刻下載

下載

EP03|過年要穿紅內褲? 不理性的迷信心理學

主持人 蔡宇哲
單曲長度 00:18:30
發布時間 2019-01-25
專輯資訊
蔡宇哲
追蹤 47
作品 3

info


資訊


醫生跟記者上班不要吃鳳梨?主機上放乖乖 電腦真的比較乖?

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特別行為:過年跟朋友打牌要穿紅色的內衣褲?想交男女朋友要去拜月老?如果單位裡有使用電腦或貴重儀器的話,上面要放一包乖乖?醫院裡的醫事人員不能吃鳳梨...等等。有非常多我們說不能做的事,這種行為過度的話就會變成:這個人為什麼這麼迷信?很多人明明知道這可能只是出自迷信,為什麼還是要做呢?

前幾年台灣常有國際比賽時,很多球迷會在電視機前幫國家隊加油。加油時候最常出現的現象,就是今天如果要跟日本隊比賽,每個球迷就都會買壽司吃;如果跟韓國隊比賽,就要去買泡菜吃;跟義大利比賽就買披薩吃。球迷好像覺得這樣做的話,台灣就比較容易贏球,但明明比賽是球員在比賽,為什麼跟球迷吃什麼有關係呢?這聽起來好像是迷信的行為,要怎麼解釋呢?談這個行為之前,我們先來聊聊人們為什麼會有特定的行為、習慣的產生。

 

人的迷信跟馴狗術有關?

先請教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想要教狗狗跟你握手,你要怎麼做?比較簡單的是你說:「握手」,狗如果有做出像是要握手的動作時,就給他一塊餅乾當獎勵。重複幾次以後,狗就知道只要牠做握手行為時,就能得到獎勵。特定行為可以獲得特定的獎勵,久了以後狗就知道牠該怎麼做。這就是知名的心理學家、同時也是行為主義大師史基納(B.F. Skinner)提出來操作制約理論。大家在馬戲團看到的動物表演、海豚表演,都是透過操作制約,讓動物學會牠原本不會做的表演動作。

這個原理在於,動物發現行為跟結果之間有連結,什麼樣的行為可以有什麼樣的好結果、什麼樣的行為又會有壞結果,如果有好結果牠們就會增強行為;如果有壞結果就會減少發生這個行為。史基納做過非常多的實驗測試,除了狗、老鼠之外,另一種常被用來訓練的就是鴿子。他可以訓練鴿子去啄按鈕,只要啄幾次按鈕就可以獲得食物,久而久之鴿子就會知道,啄按鈕是有好結果的。

但如果行為跟結果之間毫無關係,動物會怎麼做呢?有一次史基納把鴿子放進籠子,每間隔十五秒就掉一顆食物,鴿子會很開心地吃掉這顆食物。接下來又過十五秒,又掉一顆又吃掉,掉食物跟鴿子的行為完全沒有關係。可是在這種情況下,鴿子也會亂連結,牠不知道什麼行為跟食物有關係,所以根據不同的鴿子,就會連結出不一樣的行為。

比方說有些鴿子在掉食物時剛好轉了圈,他就以為轉圈就有食物,後來他就不斷轉圈,雖然轉圈跟掉食物是毫無關係的。有些鴿子剛好在拍翅膀時食物掉下來,就以為是拍翅膀讓食物掉下來,所以會不斷拍翅膀。

顯然地,鴿子獲得一個錯誤的連結,明明不相關卻把這些行為跟結果連結,看起來變得很可笑。不僅如此,這樣的行為還很難消弱,很多鴿子在已經不給食物以後,仍會努力地拍翅膀跟繞圈圈,希望這些儀式性的行為,可以讓食物再次掉下。史基納將研究結果整理後,投稿到一篇期刊,文章就叫做「鴿子的迷信」。

大家想看看鴿子的行為,是不是很像人類一些迷信行為的產生呢?有時候我們因為得到某種結果,可是並不知道結果怎麼來的。剛好又做了某件事,於是就把兩件事情連結起來,認為:原來是因為這個行為,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人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

人們之所以會亂連結,除了是隨機因素,還有一個因素會增強這種情況,那就是人們有確認偏誤的天性。確認偏誤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人們會傾向去找支持自己看法的證據。那些不支持自己看法的證據就忽略掉,這就是一種選擇性的注意力。這種偏誤與選擇性注意力,會讓人們不斷地強化自己的看法,很難從其他的資訊做校正。可能明明是錯的,你卻不去看它,忽略掉不支持自己的證據。

比方有些民俗禁忌會說:懷孕時不要拿刀。這時如果媳婦很鐵齒,不聽婆婆的話,懷孕時還繼續拿刀,大部分的情況下可能都沒事。只要有一天這個媳婦突然說肚子痛,婆婆一聽到就會說:「你看吧,我就跟你說不可以拿刀,現在肚子痛了吧。」雖然只有那麼一次,可是婆婆會永遠記得,然後跟街坊鄰居說:你看我媳婦就是不聽我的話,偏偏要拿刀肚子才會痛,差一點小孩就要出狀況了。

此時,婆婆就忽略掉大部分的情況媳婦拿刀都沒事,只有注意到肚子痛的那一次。這就是剛剛講的確認偏誤。另外像是醫事人員不能吃鳳梨,覺得如果吃鳳梨工作會變太「旺」太忙。要是有一天病人太多,大家忙完之後其中一個人說:我剛剛不小心喝到鳳梨汁,所有人就會把忙碌的一天歸咎於是因為喝了鳳梨汁,大家對此會印象非常深刻。但其實也有很多情況,是大家都很忙卻沒有人吃鳳梨,可是大家就忽略這些大多數狀況,只記得那些很忙的時候剛好有人吃鳳梨。這就是一種常見的確認偏誤現象,也因為這種確認偏誤現象,會加強迷信、亂連結的行為。

 

 

台灣人愛排隊 跟這個效應有關係

會做出迷信行為,除了是自己形成的錯誤連結,還有一種情況是會被其他人影響,就是我們常說的從眾效應。

故事是這樣的。科學家把五隻猴子關在同一個籠子裡,在天花板掛一根香蕉,只要有猴子要去拿這根香蕉,科學家就用水噴所有猴子。這五隻猴子因為被噴濕過很多次,就知道不可以去拿那根香蕉,不然就會被噴濕。接下來科學家不再噴水了,然後把其中一隻猴子換掉,換一隻新的猴子進來。

新猴子不知道噴水這件事,所以當他要去拿那根香蕉時,就被其他四隻猴子打,因為舊猴子不想再被噴濕所以要制止牠,可是新猴子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他們要打我?不過久而久之,新猴子也不再去拿香蕉,接下來又換一隻新猴子進來,這隻最新的猴子又要去拿香蕉,大家又繼續去打牠,之前那一隻猴子還會打得特別用力。一直循環下去,所有的猴子都換掉了,通通都是新猴子,沒有一隻猴子是有被水噴過的,所有猴子都不知道會噴水這件事,但是也沒有猴子敢去拿香蕉。每一隻新猴子進來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去拿香蕉就要被打呢?

這個實驗其實不是真的,只是一個杜撰出來的故事,不過有一個國外的媒體做過類似的社會實驗。在等候室裡只要出現嗶一聲,所有人就要起立。剛開始進來的人並不知道那些會起立的人都是演員,只覺得奇怪為什麼聽到嗶聲就要起立,但因為看到大家都這樣做,久而久之也就跟著這樣做。後來演員一個一個走掉,最後都是新的人,大家也都不知道為什麼嗶一聲就要站起來,可是一樣都會照做。

 

人是群體動物 害怕跟別人不同

這個社會實驗就很像是剛剛講的猴子實驗,造成這個結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說的從眾效應。因為人是群居動物,我們都希望可以跟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所以眾人的行為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就算你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可是一旦看到別人都這樣做,就好像固定的規則一樣,會選擇去做跟別人一樣的行為。

從眾行為主要指的,就是人們因為他人的行為,影響到自己的選擇。比方說電視新聞說哪一家小吃很多人吃、很多人排隊跟爆滿,看了以後你就會覺得:很多人吃的應該很好吃吧,所以也去吃看看。大家想要出去玩之前可能就會上網去看,哪個地方是每個人都說很好玩、很值得去的,便會選擇去那些地方。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原則:大家都做的、都推薦的應該就不會有錯。這樣的天性是根植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因為我們要跟群體相處良好,所以你的行為就要跟大家沒有太大差異。

這種天性有好有壞,好的地方就像你到一個陌生的車站,剛下火車但不知道出口往哪裡走。這時你其實不需要看上面的指示,只要跟著大家走就對了,因為大多數人走的方向應該就是出口。可是這種現象也有不好的地方,有些廠商會故意找人來排隊,或是花錢在網路上製造好評價,大家就以為這家店應該很好吃或是信用很好,反而被廠商給欺騙。

那迷信跟從眾行為有什麼關係呢?很多迷信行為通常是發生了一個沒遇過的狀況,此時大家會去參考別人的意見、看看別人怎麼做。因為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就跟著大家一起做。這種行為只要流傳夠久,久而久之就會變成是文化的一部分,變成大家也都不曉得為什麼要這樣做。

像是我們最前面提的,有些長輩會講懷孕時不可以拿刀、不可以動到床舖。我的老婆以前懷孕時,我媽也曾這樣交代,可是這件事真的對胎兒有影響嗎?我當時也覺得懷疑。想說為什麼不能動床鋪,要鋪床也不行嗎?當問我母親為什麼有這種說法、這個說法有什麼證據時,母親也答不出來,她只告訴我:這是祖先流傳下來的做法,總是有它的意義,不要鐵齒。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就想到的,就是剛剛上面說的五隻被水潑濕的猴子。

 

迷信有助於身心健康?

關於迷信行為,剛剛談了錯誤連結、確認偏誤及從眾效應。人類有這種非理性的行為,看起來好像有點悲哀,事實上這些行為背後,是對我們心理健康有幫助的。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來自於人類需要控制感,需要知道什麼樣子的行為才會有好結果。所以我們會積極尋找當中的連結。當我們有了連結,知道怎麼做會有好結果的時候,才會知道怎麼樣在這個環境可以有控制感。比如說當你不知道怎麼去做這件事時,只好積極去尋找別人的做法、參考別人的意見。就算別人的做法不見得是對的,但至少有一個方法可以依循,至少知道你可以做什麼來幫助自己,這就是剛剛前面講到的從眾行為。

迷信行為其實都有一個核心的因素,就是人們對於世間的萬事萬物會尋求因果關係與控制感。因為有控制感你才能安心,你安心才會知道怎麼樣生活。而且控制感是我們心理健康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當你沒有控制感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會憂鬱,因為你不知道應該怎麼進行下去,不知道怎麼樣生活可以更好。

所以迷信行為看起來好像是個有點呆的事,但事實上當面對一些無法確定、無法控制的情況時,去做迷信行為反而可以讓心理變得比較好過,知道自己至少有做了什麼努力。

且回想一下常看到的迷信行為,通常有個特徵,就是做跟不做不會有太大的代價。比方說要交男女朋友的會去拜月老,不會花太多的代價;吃不吃鳳梨、要不要吃泡菜、壽司等,都是非常小的行為,如果這麼小的行為可以讓幫球隊加油,或者讓你在懷孕時、在工作時可以多一些控制感,那這些行為做了也沒關係,求一個心安就好。

從這個觀點來看,迷信並不是件那麼糟糕的事,因為它有正面的意義,幫助我們增加心理的控制感,讓心理比較健康。所以也不用太排斥這些行為,只要不要過度相信,過度解讀,堅持做這些行為就一定可以怎麼樣,或者不做這些行為就一定會怎麼樣。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用一種比較開闊的眼光去看待,休閒地一笑置之就可以了。

第四集要來聊的是,為什麼有些人很常做夢,有些人不常作夢?作夢對我們有什麼功能跟好處呢?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或下載APP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收聽更多《鏡好聽》獨家內容:voice.mirrorfiction.com

| 免費下載《鏡好聽》App: 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追蹤《鏡好聽》Facebook: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追蹤《鏡好聽》Instagram: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 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